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040|回复: 2

秋游需警惕虫虫危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0 16: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166c519e-a88b-41d2-ab1a-931730e380be.jpg    

      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大好时节,也是昆虫活动频繁的时候,所以人们户外活动时需要做好防护工作。
  研究发现,除嗜血的昆虫外,大多数虫子不会主动袭击人类,都是因受到惊吓而采取防卫行为。因此,不要因好奇过分打扰昆虫的生活,免遭其害。
  毛毛虫
  在有啃咬痕迹的植物叶子上,常会有五彩斑斓的毛毛虫。以松毛虫、桑毛虫、刺毛虫等较为多见。

这些毛毛虫有毒,不要直接用手去捏。
如不慎被毛毛虫的毒刺刺伤,会出现红肿、皮肤痛痒等症状,处理方法是将胶布贴在创面上然后揭下,粘掉皮肤上的毒毛,以减少伤害。
  黄蜂
  这种昆虫具有防卫的本能,如果蜂窝受到侵扰,它们会主动发起攻击。倾巢而出的黄蜂非常危险,人被蜇5次~10次以上就有致命可能。
  万一遭到黄蜂的追击,尽量用衣服遮住皮肤,尽快躲避到就近的房屋内。
  隐翅虫
  隐翅虫夏秋季活跃,多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隐翅虫的强酸性体液接触人体皮肤会引起强烈刺激性反应。多发于四肢、头面、颈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甚至发生糜烂、坏死,自觉瘙痒及烧灼感。
  一旦被隐翅虫叮咬,要用流动水冲洗患处,然后用生理盐水、苏打水等湿敷,红肿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就诊。
  蝎子、蜈蚣
  此类昆虫毒性较强,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溶血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户外行走坐卧时要注意脚下身边,不要随意翻动石块土丘,避免蝎子、蜈蚣为保卫家园而主动伤人。
  一旦被蜇伤,应立即用橡胶止血带或者绳索等在伤口近心端(任何一段血管,离心脏近的一端就称为近心端)扎紧,不要挤压伤口,可以用负压的办法吸出毒液,再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溶液冲洗、湿敷,以中和酸性毒液,并立即就诊。
  蜱虫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需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洒驱避剂进行防护。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虫附着,如发现蜱虫附着,应立即用镊子等将其除去。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捏碎,因其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
  蜱虫也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
  秋季户外活动,要避免昆虫伤害,正确的衣着很重要。尽量选择长袖的衣服和长裤,另外,衣服的颜色不要太鲜艳,特别是黄色和红色很容易招虫子,浅蓝、淡绿都是合适的颜色。鞋子应选择高帮的,因为草丛中除了虫子还可能有蛇,而最容易被蛇袭击的部位就是脚踝。(摘自美国《侨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9-20 17: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重要的提醒!!!
发表于 2010-9-21 07: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身安全,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5-2-24 01:17 , Processed in 0.0242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