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虽然是周末,但并没有什么好心情,所有的起因都是单位宣布春节所有一线人员要轮班,每人2天。这意味着我的春节可能回不了家,郁闷到了极致!
回不了家,就意味着我将不能和父母团聚,而是让两位老人在30的晚上,孤独的吃完年饭,然后心不在焉的坐在电视机前,守着电话机,等待他们的儿子在“百忙之中”给他们报平安。
人的思维就是这么奇怪,我忽然非常想念我的爸爸。寒冷的冬天,郁闷的周末我非常非常想他。想起了爸爸的自行车,一辆24的凤凰。
9岁的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小城的四合院里,那年的夏天,我忽然羡慕起别人会骑自行车。于是爸爸的自行车成了我的教练车。接下来的事情就和不少80年代10岁左右的孩子一样,中午我顶着炎炎烈日,趁爸爸午休的时候偷着练。院子里有一条围墙,于是我就靠着墙,用俗称的“套螃蟹”姿势,一步步在墙边蹭着,因为依着墙,摔倒的机会倒是很少,但胳膊肘却经常被粗糙的墙面刮破。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成效微乎其微,最后爸爸发现了我的秘密,于是他主动成了我的教练。顶着烈日,一个光着膀子的瘦小男人和一个穿着裤衩的半大小子在安静的午后沿着墙角挥汗如雨的练习骑自行车,就像一幅照片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爸爸是个严肃的人,但9岁的夏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父亲的温柔。
90年代我上了初中,应为家离学校特别近,于是我失去了骑车上学的机会。当时最大的快乐就是周末学校组织义务劳动,这样我就有机会骑着爸爸的自行车和同学们在小城里四处溜达,招摇过市。初三一次,班里组织了一次郊游,说是郊游,其实就是到城边的公园野餐,我又一次骑上了爸爸的自行车。这是一个特别温馨的春天的下午,城边公路两旁的柳树刚刚开始发芽,我发誓我闻到了一股特别温暖的味道,和煦、清新,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这种气味后来再没有闻到过。因为我的后座上坐着一个女孩子!她是我的同学,坐在我的前排,是班里的英文课代表,梳着马尾辫(注意:90年代中期的女孩子很少梳马尾辫,这在当时是很时髦的)。那天她没有骑车,于是在班里“坏”孩子的怂恿下,我这个劳动委员提出载她去。当她坐上车后座的时候,我真的眩晕了,浑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那是一个美好的下午,女孩主动和我说话,问我报什么高中,我残存的记忆里,好像是回答了,一路上我们聊了不少(那个时候男、女生之间很少说话的)。郊游之后很快就填报志愿,准备考试,再后来就象所有情窦初开的故事一样,女孩子走了。她是上海人,回上海考试了,好像进了警校。这是我对父亲自行车最隐秘的记忆。
97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香港回归举国欢腾,这一年里我参加高考,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那时的高考在7月5日,那天下雨。父亲要送我去参加考试,被我拒绝了。我还是骑着爸爸的凤凰出发了,希望能栖上梧桐,变成凤凰。考点离家比较远,后来才知道爸爸骑着妈妈的车一直跟在我后面。因为当时不知道,我路上骑的不快,还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快到考场的时候,我遇见了一个同学,由于7月1日看了回归仪式,两个人都很兴奋,于是一路攀谈,结果撞到了一块。很轻微的碰撞,可这被跟在后面的父亲看见了,于是他判断我绝对不合适再一个人赴考了。第二天无论我怎么解释,爸爸坚持骑车送我去考试。这又是一个永远定格在我记忆里的画面,50岁的干瘪小老头(那是父亲已经得了糖尿病,控制饮食所以更瘦小了)拉着一个满脸踌躇的年轻人小心翼翼的行进在马路上。遇到上坡的时候父亲弓着腰,仿佛又瘦小了一圈,我依稀记得一路走他还一路给我说历史考试的时候要注意香港问题,很可能要考到。后来好像在一道5分的材料解析题里确实考到了,要我们分析为什么说香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英政府是租借。(我爸爸是报社编辑,干了20多年的时政报道,这就是敏感呀!姜还是老的辣!)
大学毕业后,我北上济南参加工作,回家越来越少了。爸爸也退休了,老家的城市也变大了,凤凰也很少骑了,放在楼洞里落了一层灰。也就是每年我回家骑出来走访狐朋狗友,闹得妈妈很不高兴,一年回一次家,还满世界的到处乱跑。
又乱七八糟的絮叨了半天,我好像舒畅了些。爸爸,今年春节不管有几天假期,我一定回家,我骑车带你到公园给你拍照片;妈妈,我春节一定回家,我什么同学也不联系,我每天在家陪你,吃你做的饭,帮你洗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