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3986|回复: 10

老当益壮,雄心依旧——《龟虽寿》赏析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0 1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在建安十三年一月,当时他已五十四岁了,正是赤壁之战前夕。


  《龟虽寿》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诗中表现了曹操乐观自信,顽强进取的精神,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全诗十四句,除末两句为与诗句内容无关的乐谱套语外,其余十二句每四句为一节。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神龟虽寿”,说命长;“腾蛇乘雾”,言技高,不管命有多长,本领多么高,最后都逃不掉死亡的命运,也就是违逆不了客观自然法则。人亦如此,长命百岁,官高位隆,最后都要成为土灰。


  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由此却引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认为人既然都要死,死后一切皆空,倒不如及时行乐;另一种则认为既然要死,就应该使生活有意义、有价值。而诗人是怎样认为的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千里马已老,且又伏在槽枥之间,可是它不因年老而衰疲,不因不在草原而意懒,还是“志在千里”,这就显示了千里马的素质和气概。这两句是比喻,是为了引发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相映照。曹操这时已击败了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的乌恒,准备举兵南下攻东吴,因此他豪情勃发,壮志凌云,对建功立业信心百倍。


  这四句是全诗的意旨所在,也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地方。前四句颇有暗淡伤感之意,而这四句一出,顿改前调,鸣奏出昂扬之音,突发出慷慨之声。由此可见,曹操显然主张有生之年积极创造,建立功业,名标青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们寿命最后总有终结的一天,但寿命的长短却有不同,这长短之期,不仅仅是天命决定的,还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如果注意物质上的保养,又有适当的精神调养,那就可以延长生命。诗人在此好像讲养生之道,其实他另有哲理,表达了一种不服老、不信甜蜜的人生态度。


  诗的最后按乐章尾声的格式写上“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面赋诗明志之意。
  这首诗赢得了后人的赞美,并从中吸取了精神力量,就在于有形、有理、有情,且使三者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单纯说理,会使诗枯燥;抽象言情,也会使诗贫乏;一味示形,同样使诗单薄。此诗理中有情,寓情于形,因而增强了感染力。全诗主要有三层:第一层,全部是以物为喻,以形见意,又意在言外,喻意富含。“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以概括语出之;“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以形象语描之。两句互文,说神龟、腾蛇、长寿、高能都有终结之时。第二层,先写马喻,再言人事,先用“志在千里”的具体写法,后用“壮心不已”的概括语言,虚实相映,物人相发,形象生动,类比贴切。“犹有竟时”、“终为土灰”一意,“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同义,使行文富于变化。第三层,回应第一层,又更进一步,总结上文,且归于理性。第一层颇有降抑之意,第二层大有昂扬之态,第三层又具深沉之思。这样,全诗跌宕起伏,又肌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喷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


  全诗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越,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附: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发表于 2008-11-10 12: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即文学作品中所写之景,所绘之物。通过客观的意象的排列组合,巧妙取舍,意象可与作者所抒之情达到完美的结合,进而创造一种该作品独有的意境。


  从美学上讲,高远、辽阔、雄伟、阳刚的景象为壮美。壮美是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外在形式常突破或违背形式美的法则,给人以惊心动魄、振奋精神、开阔心胸、激情荡漾的审美感受。《泌园春•长沙》就是这样一个行文壮美的典范。


  《泌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主宰的问题。诗人首先选取的意象是湘江,在深秋的季节,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日夜不息的向北奔流。脚下是橘子洲,面前是汩汩向前的湘江水,背后是“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景图。整个画面的组合背景辉弘。“立”前冠一独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顶天立地、雄姿英发、砥柱中流的伟人形象。作者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


  在这个江天广阔,让人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秋景图下,诗人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又把这一系列的外在意象加上了自己内在的主观色彩。山、林、江、舸分别为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毛泽东同志的眼中看到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层层叠叠的重林,成一片火红。枫林如火,是作者热情如火的外在表象。红色象征着激情,象征着燃烧,象征着革命,也可以将其看成燎原的星星之火,与当时的革命形势暗合,与作者志气昂扬,心潮汹涌的思绪相融,体现了强大的艺术魅力。接着作者又把视线从广阔的背景中收回。千百条大船在宽广的江面上劈波斩浪,竞相行驶,活画出一幅热烈的“百舸争流图”,烘托了作者心中火热的激情。


  山多,重重叠叠,望之不尽,可谓山外青山;
  树红,瑰奇耀眼,触目如火,真是烂漫热烈;
  江清,浩浩汤汤,碧波荡漾,江上千帆竞发。


  在这样生机勃勃的画面中,有生命的个体又怎样呢?作者笔峰一转,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剪接了几个典型镜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仰视,天高云淡的长空苍鹰搏击,展翅翱翔;俯瞰,碧波万顷的长江中鱼群弄潮水下,轻快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这个生机勃勃的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地生长。


  在这样一个内在涌动着昂扬的豪情的背景下,“鹰击、鱼翔、万类竞自由”能否将其看成是革命者志气昂扬,推翻反动政府,打倒军阀,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激进活动的剪影呢?或者,诗人独立于此,思潮翻涌,由眼前的景物想到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想到了工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而进行的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想到了在中华大地军阀混战,反动势力猖獗的外表下面蕴含的革命的潜流。于是,“怅寥廓”,由深思而慷慨激昂,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王国维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情为主,“无我之境”以景为主。本词上片侧重写景,以景为主语,但作者移情入景,情随景生。下片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转而直接抒情,以情语为主,感情外露、强烈,不着痕迹的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组合在了一起。


  下片诗人选取的意象只有两个:百侣、飞舟。词中侧重对前一个意象的抒写,在对前一个意象的回忆、描摹中带出了后一个意象。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青年时代曾数次来到长沙。此时作者又一次站在橘子洲头,面对熟悉的景物想起了当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登临吟咏,畅谈天下大事。抚今追昔,他一定是心潮起浮,思绪万千。在这段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这些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意气奔放,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想到军阀割剧,连年混战的局面,他们为山河的破碎而痛心,为辗转生活于军阀的铁蹄下的人们而痛苦,心系祖国,蔑视权贵,指点评论,激浊扬清,写出抨击现实,褒扬良善的文章,视当时的反动军阀为粪土。


  崇高的品格,博大的胸襟,乐观的情怀,坚韧的性格,通过“百侣”这一意象表现了出来。作者直抒胸臆,畅快淋漓的道出了胸中的万丈豪情。其势如江潮,汩汩滔滔,营造出了一个个青年志士为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纷纷摩拳擦掌的意境,表现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此时,作者的感情已达到了一个高潮,激扬的情绪已不可遏止,却忽然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行的巨船。


  怎样的万丈狂澜才能阻止飞快前行的巨船呀!那么,掀起万丈狂澜的青年不就是一个个敢于劈波斩浪的弄潮儿吗?他们站在历史的浪尖上,以雷霆万钧、气吞山河之势,以其凌云之志,走在时代的前列,起到了革命的旗帜的作用,奋臂一呼,应者云集。


  孟子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能够主宰“苍茫大地”沉浮之人,不是这些历史的弄潮儿,又会是谁呢?至此,本词中豪放壮观的意境全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奔涌的豪情全出。真正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可以说,《沁园春•长沙》行文壮美,有高瞻远瞩、气吞山河之势。作者好像一个历史的巨人,站在橘子洲头,以响彻宇宙的声音向人们宣告:“能主宰大地命运的主人就是我们风华正茂、敢做敢为的革命青年!”本词不仅使我们领略到壮美的意境,也使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欲扭转乾坤的火热情怀,激起了我们奋发向上的斗志和激情。

发表于 2008-11-10 1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愉悦下的痛苦——李清照《如梦令》探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词是李清照的一首小令,是一篇记游之作。乘舟浏览,兴尽而归。但是,因醉意朦胧,忘了归路,误打误撞,将小舟划到了荷花丛的深处,主人急于找到正确的路径,正在焦急之时,眼前扑籁籁地飞起了一群水鸟。人们普遍认为此词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野游的欢乐,描写了她贵族少女的生活,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我不敢苟同,特撰写此文,以求榷于大方之家。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擅长古文,以文章受苏轼的赏识。母亲也是知书能文。李清照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里,自少时便资质聪慧,颇有诗名。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夫妻二人赋诗填词,共同搜集、研究金石,生活幸福美满。靖康之难后,她历尽沧桑,孤独一人辗转飘泊,在风雨飘摇的国破家亡之中寂然死去。

  李清照这样的身世,决定了她的作品以靖康之难为线索,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主要写她的贵族少女、少妇的生活,传达一种悠闲之情。后期的词多抒写国家危难之痛和个人身世之悲。

  《如梦令》这首词表面看全词洋溢着野游的欢乐,活泼而富有生趣,因此,人们大都认为这首小令是李清照前期作品。可是,人们却忽视了小令是由“常记”两个字领起的。何谓“常记”?就是“常常记起;常常回忆起”的意思。由这两个领起字我们不难看出这首小令是作者对以前野游之景的回忆,而并不是游玩时的即兴之作。“记”前又贯一“常”字,即“常常想起”,可见这次野游距离作者写这首词的时间已有很长,在一个久远的时间段内作者才会有时间经常的、不只一次的回忆 。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二字既表明了是作者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又自然和谐,作者似乎面对着一位知己娓娓地叙述,让人觉得她完全忘记了是在填词,而不过是日常的述事。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宴饮沉醉,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透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兴尽”两句把这种欢愉之情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表明兴致之高。“误入”一句从行文上看,流畅自然,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更加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一连两个“争渡”,不含竞赛的意思,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到正确路径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的快捷,又把停栖在沙洲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她常常忆起这次误入藕花深处的游玩,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常回忆这次充满野趣的玩耍,进而写下这首诗的呢?是在她少女时期写下的吗?还是在她嫁给丈夫赵明诚之后呢?少女时期,她是大家闺秀,生活闲适富足。出阁之后,她的生活幸福、美满,与赵明诚志趣相投、伉俪情深,共同搜集、研究金石,校勘古籍,把全部的精力倾注于此。常常回忆以前的快乐郊游,进而写下这首诗的可能性不大。

  靖康之难后,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先投靠弟弟,后又辗转逃难,漂泊于杭州、越州、明州等地。连遭打击,孤苦无依,晚景凄凉。在此时,她最容易回忆起以前的欢乐。梁启超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较之年轻人,老年人更爱回忆过去的生活。“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再现了词人早年赏梅的情景和兴致,回忆了自己少女时的欢乐、闲适。“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我们似乎可以听见历经沧桑者的一声长叹。“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永遇乐》),此诗句中的“中州”专指汴京。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在那些良辰盛会中,人们最重视元宵佳节。

  以上这些词句,都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后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这些回忆或是抒发早年时少女的情怀,或是表现落寂之情,或是遥想往昔的繁盛。无一处相同,但在诗人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孤独的落寂之情,一种备尝人间艰辛的酸楚,使人读后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正是晚景的凄凉才更能让词人回忆起往昔的欢乐。作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青年时踏雪赏梅,对月吟诗,遍身罗绮;而今的词人却是“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夜间出去”(《永遇乐》),“病起萧萧两鬓华”(《摊破浣溪沙》),已由一个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悴憔,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从前快乐丰盈的内心现在已变得孤寂、苍凉、衰老了。而今的她已是“永夜恹恹欢意少”(《蝶恋花》),已是“日晚倦梳头”(《武陵春》),已是“捋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往昔与如今两种迥然下同的心境,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判若云泥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如梦令》这首词由常记二字领起,由一个“常”字可以想见李清照对这次游玩的记忆之深,回忆的次数之多,可以说“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是一个经典的画面,熔铸了她少女时生活的欢乐。玩赏过程的畅快、愉悦是她作为宰相千金时无忧无虑生活的一个缩影。因此,这次游玩在她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南渡之后国破家倾,夫亡亲逝的生活阴影又常常在现实生活中冲击着词人的灵魂,眼前的悲凉使词人对过去美好的生活更加眷恋。

  读者可以想象一下,可能是在一个雨疏风骤的清晨,或是一个“吹箫人去玉楼空”的垂暮,又或是一个“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词人门内枯坐,萧萧清雨悄然落地,那凉凉的雨丝飘落,仿佛敲击着词人的心灵。面对点点细雨,瑟瑟秋风,词人思绪飘悠,想到了风雨飘摇、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想起了在外族铁蹄下呻吟的百姓,想起了在战火中离散、死去的亲人、丈夫,想起了耗尽毕生精力收集的,却又毁于战火的金石,想起了少女、少妇时期欢乐、愉悦的生活。在凄苦寂寞中,作者眼前便闪现出了少女时那次欢乐的游玩,想到了自己那时无忧无虑的心情、富足的生活、美满的家庭。可是眼前呢?眼前自己国破家亡、丧夫无子、孤苦无依,于是对少时的欢乐、对那次愉快的游赏更是产生了深深的留恋,便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小令。

  因此,我认为《如梦令》应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它是作者饱经丧乱后对以往幸福生活的再回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在对往昔快乐生活的追忆中唱出的心曲。它是一时情感的活动,使沉静的回忆。正因为回忆内容的欢乐,更加彰显了词人心灵上的痛苦,骨子里蕴含的无限悲凉。
发表于 2008-11-10 13: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猜到的为什么比看到的更动人——读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以雨为缘起,但是写的是雨后的情和景,激发起特别的心境。
 
  第一句就显示出,雨疏风骤,是昨天夜里的,是回忆中的雨。回忆中的雨比之眼前的雨要更有那趣一些。眼前的只是外部的景观而已,回忆的则有内心追思的触动。为什么当时下雨的时候没有感觉,要在早上才努力回忆?是“浓睡”,不清醒。这个“浓”字用得挺好。“浓”字一般不用在睡上。“浓睡”就是沉睡,就是酣睡。但是把它改成“沉睡不消残酒”或“酣睡不消残酒”,都没有浓睡的韶味。“浓”字本来是形容液体的,这里用来形容睡得沉,不但很新颖,而且联想意义很贴切。“浓”和“酒”联系在一起,“浓睡”和“残酒”,在文字上是反衬,但在意义上却是因果。
 
虽然如此,毕竟只是睡(而不是死),在醉意梦胧之中,还有残存的意识(记忆)。昨日的雨虽然稀疏(周汝昌先生以为“雨疏”之“疏”是疏放、疏狂之疏,可备一说),但是风很猛啊。当时意识不清醒,来不及想的事,现在猛然跃上心头,想起记忆深处的心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关切,而是非常急迫,等不及自己去观察,让丫环先看一下海棠花怎么样了。丫环的回答是:依旧。这里有一个字不能忽略:“却”,暗示与自己原来的预想相反。
 
问题是,人家亲眼看的,还有错吗?但是诗人偏偏不以为然, “知否”,用疑问来肯定,比用肯定更加肯定,而且还用了两个“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变化很大:叶子更“肥”了,而花却凋零了。这说明,诗人很坚定、很固执,不相信你亲眼看到的,只相信我自己想象的。因为在她的感觉中,虽然“绿肥”,生理强壮,可是作为美感象征的花,女性的青春,却在无形中消失了。因为对自己青春的消失很敏感,所以才这么固执。
 
这里还还潜藏着一个对比,本来不是说“浓睡不消残酒”吗?残酒还没有完全消退,那就是头脑还不太清醒,而对于花的凋零,却是如此坚执。这不是不讲道理吗?但是,正是因为不讲道理,才是情感强烈的。中国古典诗评家吴乔说抒情诗“无理而妙”,妙处就在这里。
 
  这个“瘦”字,李清照是很偏爱的,她不止一次用来形容花:“人比黄花瘦”,说得很明白,是人瘦,不是花瘦。这个“瘦”,不但是躯体的,而且是内心深处的。但是,抒情的无理,不是蛮不讲理,蛮不讲理就不妙了。从日常理性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无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恰恰是有情的表现。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虽然雨水使叶子更肥硕了,但是风雨又使花朵更快凋落了。诗人的敏感不完全是对花的凋零,而且是对自己和花朵一样的青春的消失。这种敏感就是情感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敏感决定了她对花朵凋零的固执。这种固执就是理由。无理不一定就是妙的,要妙,就得有可以激起读者想象的缘由。这种精神消瘦的内在体验,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因而诗人才更有理由焦虑。吴乔并不绝对主张诗“无理”就一定妙,关键在“于理多一曲折耳”。从另一个层次上讲,情感还是有自己的逻辑的。无理之理,是为情理。
 
  对于李清照的这首词,当年和后世的评论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对“绿肥红瘦”,更是赞赏不已。陈郁《藏一话腴》:“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回:“李易安又有《如梦令》云:‘……绿肥红瘦’,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陈迁焯在《白雨斋词话》卷六中认为,它不过是和“宠柳娇花”一样的“精绝语”,“造句虽工,然非大雅”。这种看法当然是有点偏颇,因为诗歌毕竟是语言的艺术,“绿肥”代替绿叶之肥硕,虽然非罕见,但以“红”代花而以“瘦”作谓语,却有奇意。
 
陈迁焯在众多词评家中,还是很有艺术眼光的,他在中一部著作《去韶集》卷十中说,他反对一味称赞“绿肥红瘦”的原因,不过是以为这太“皮相”,这首词最杰出的地方是“只数语,层次曲折有味”。这个说法和吴乔“于理多一曲折耳”异曲同工。“绿肥红瘦”非为写景,实乃深情之高潮。在此之前,已有层层铺垫:第一,是醒来犹记醉中忽略的潜在意识;其二,置丫环目睹于不顾,以猜想否定目睹;其三,所言并非直接表白,而以一“瘦”字形容花,透露女性年华消逝之深深隐隐忧;其四,层次推进之际,中多省略,意象大幅度跳跃,断裂空白甚多(如:不提问卷帘人何语),此等结构召唤读者在想象中,毫无难度地将意脉贯通。在有理与无理之间,如此曲折有致,故能称“妙”。
发表于 2008-11-10 2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咋又进入中国古典文学意境中了?一会豪放、一会婉约,收放自如,好雅兴啊!
发表于 2008-11-12 17: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教授强文,大手笔。
发表于 2008-11-12 17: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夸奖,都是转帖
发表于 2010-10-28 1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9_833:}
发表于 2011-6-11 16: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2-5-3 21: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复看了多遍,好帖,得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4-11-21 19:44 , Processed in 0.031044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