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我等喜欢听戏之人只能算作是戏迷而已,票友则是更高档次的戏迷哦,
请看资料:
票友:戏曲界的行话,意指会唱戏而不专业以演戏为生的爱好者,即对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
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据说昔日中国戏坛有许多名票友,其演技、唱腔、扮相,都胜过台上正角,京华、沪宁都有名噪一时的票友。票友从来不为钱去演戏,倘若兴致浓处,水袖长衫、长靠短靴、粉墨登台,也只是为了一个“玩”字,却决不会收那份“包银”。
票友大多数是自唱自娱,如清朝的皇帝爱新觉罗.载湉、贝勒爱新觉罗·载涛、夏山楼主、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同仁堂的经纪人周子衡和上海的杜月笙、银行老板冯耿光、张伯驹、生理学家刘曾复都是造诣很深的名票,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不少人由业余转为专业演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下海”,如老生张二奎、孙菊仙、汪笑侬、言菊朋、郭仲衡、奚啸伯,花脸黄润甫、金秀山,小生德珺如,老旦龚云甫、卧云居士,琴师李佩卿都是京剧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近年票房活动非常频繁,甚至远远超过了专业剧团。
[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08-10-28 09:2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