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640|回复: 11

从民间环保者廖晓义联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 09: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我是在CCTV-4的中国故事节目中,第一次知道廖晓义这个名字的。

人物简介:

  廖晓义,著名民间环保机构——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建立了2800亩山地的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环保时刻》栏目制作人。发表有关环境保护的论文和文章40多万字,拍摄、播出环保电视片上百部,并发起和组织了一系列公民环保活动。2000年获得被称为“环保诺贝尔奖”的苏菲奖。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有经济专家评论她是“绿色GDP”的实践者。

  廖晓义先后在四川大学、中山大学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马列研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中国的环境问题,并致力于民间环境教育的志愿性工作。为此,她放弃了在美国的绿卡。

      98年的一天,北京市秀水北街3号的美国驻华使馆大厅里,廖晓义在一张表格上签了字。她的身后空空荡荡,旁边的窗口却排着长队。在人们争抢着申请签证出国的时候,廖晓义选择了回来。她签字的表格叫作《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理由一栏写的是:留在中国搞环保。
发表于 2009-2-1 09: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洋海啸过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辩再次热闹起来。在北京,一位中科院院士撰文说,人类无须敬畏自然。廖晓义对此很气愤,她说,感谢这位院士给了这样的机会,能让人们通过论战明白真理。接下来,她要写系列文章批驳这一说法。

  敬畏自然,是西方哲人的声之大者。康德就曾经说过,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戒律。廖晓义和她领导的“地球村”,正是“敬畏自然”的忠实信仰者。他们一直努力把这种信仰转变分解成为可日常接受的文化符号。然而,人类向大自然索求的太多了。廖晓义的一位画家朋友讲过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被她经常拿来反证自己的环保理念。画家写生时在深山遇到老虎,双方对视良久,老虎摇头摆尾走开了。胆大的画家没耽误了观察,最后得出两个结论:老虎很瘦,自己平时画的虎太胖了;这个老虎的肚子是圆的,一定是吃饱了所以才放过了我,如果老虎也有冰箱的话,我肯定就没命了。

  可以说,廖晓义站在了人类欲望膨胀的对立面。她所不理解的是,除了冰箱、洗衣机和彩电,人类还需要什么?如今,整个世界都在崇拜资本,人们追求的是并不安全的财富,代价却是自然毁了,心灵荒了,身体垮了。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廖晓义往往只能自言自语:“怎么了这是,世界是不是吃了摇头丸了?”

  从廖晓义站立的高度去看环保,不难理解她要把环保做成文化。她所追寻的目的,听起来更像现代堂吉·诃德的梦——给予人类终极关怀,追寻人类去向的答案。廖晓义所要斗的大风车,庞大得吓人。不过,在她看来说小则小:“人要有最基本的真实的心。作为自然之子,对自然如果有感情,在这个集体中还有一份善良和感恩,你就会对自然灾难感到不安,就会做点什么。”
发表于 2009-2-1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么?国家提倡的夏天空调26度的建议,就是由廖晓义和她的团体提出的。

      2004年夏天,电荒席卷全国。廖晓义在北京发起的空调26度节能倡议立即引起热烈反响。在奥组委的协调下,冬天“低一度”,夏天“高一度”的折衷办法被京城80多家高档次酒店接纳。廖晓义曾经给一家只有200间客房的宾馆算过一笔帐,“高一度低一度”以后,一天就能节约电能上千度。

      在环保方面,廖晓义会被看作得寸进尺的人。如果她所推动的上述行动你都支持的话,她也许会转而推销节约简单的生活方式,比如批判人们对汽车的过分热爱。这方面的交锋颇有意味,曾经有人跟廖晓义发牢骚:“我们好不容易有了一辆汽车,你就出来说三道四。你们这些环保人士,干脆回到树林里去算了。”

      廖晓义很无奈地解释,“地球村”并不主张极端的简单生活方式,并不排斥文明的进步,只是希望人们能够对自然多点爱心,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廖晓义的家里没有空调,只有电扇。她的女儿回国前已经在美国呆了4年,那里的幼儿园都是恒温的。在北京的家里,她起初受不了酷热。廖晓义就开导女儿,给她讲出汗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肾的压力,帮助经络调和。也许是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女儿居然慢慢习惯了出汗。到后来,娘俩干脆比赛谁出汗多。

  廖晓义家里大大小小的盆子比较多,以方便洗衣、洗菜的水用来冲厕所、冲地板。为了节约用水,廖晓义甚至不主张一天洗一次澡。有一段时间,廖晓义出门自己带筷子,以便节约一次性筷子。一位韩国朋友送了她一对不锈钢的,出国时经常被安检门误认为凶器。后来换了木筷,结果常丢。廖晓义还尽量避免坐飞机,只要时间允许,两三千公里的路程也坐火车。在飞机上,每个人一趟下来得用四五个一次性杯子,廖晓义坚持只用一个。
发表于 2009-2-1 0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还知道么,来自欧洲社会关注汽车排放的9月22日无车日,也是有廖晓义和她的团体介绍到中国并广泛宣传的,最终被很多城市采用。

廖晓义是个永远的无车族。刚回国的那段时间,她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得三四个小时,由于骑车技术一般,她还要和机动车做“生死搏斗”。后来,廖晓义改为乘坐公交、地铁上下班。但是,廖晓义的工作实在太多了,仅各种国际性的交流一年就得数十次,有时也需要打车。廖晓义认真地检讨说:“我们做的也不彻底。”在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办公室里,也还装有空调,这是节能空调厂家非送不可的礼物。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也很少把它打开。

自行车运动是绿色环保的运动,2009年我们能为环保再做点什么呢?
发表于 2009-2-1 09: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1 0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tk_05:tk_05
发表于 2009-2-1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位环保人士的电视专访片,我想应该就是这位廖女士,我受她的影响很大。现在我最痛心痛心疾首的就是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我很汗颜 我不能象廖女士那样 去影响别人,每每在大学校园里看到 成群结队的大学生 用塑料袋代替了饭盒,我真想上去说,同学,请 尽量少用塑料袋! 我真想建议 学校里的团委发起类似请使用饭盒就餐 减少白色污染的活动,唉,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我做到的只能是尽量不适用,我出去买早餐自己带袋子,打豆腐脑,自己带保温桶,环保又卫生,忘了带袋子 我宁可不买菜。家里的抽水马桶,水的开光我早已关掉了,拖地、冲厕所用的是洗脸盆里、洗衣机里接下来的水,环保又节约,何乐而不为!去商店购买小物件,俺都是揣兜里滴。
  一次在北京站的面包房,我谢绝了服务员 递来的包装袋,服务员说了声:谢谢环保!我很为服务生理解我的良苦用心而欣慰,YEAH,我们社会需要的就是服务生这种环保意识!
发表于 2009-2-1 0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7_708:}环保不是一个人的倡议能解决的,要大家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才可以.......
发表于 2009-2-1 09: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倡议当然解决不了,但象廖女士这样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 奔走呼号还是需要的
发表于 2009-2-1 1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苇 于 2009-2-1 11:35 编辑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哈,比如杨北京活动时一直坚持自带碗筷,这一点我也想效仿但一直很难做到!
我想骑车的人最起码少坐飞机少坐车是做到了!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一个人很渺小,但我们每个人最起码可以让地球多活几秒钟吧?

我现在早已做到了用洗衣、洗菜的水涮拖把、冲厕所;我去超市自带方便袋;养成习惯把口香糖及糖纸等垃圾收好找垃圾桶或带回市区而不要扔在山里、洗衣服尽量用肥皂少用洗衣粉洗衣液。。。

大家都已经陆续开始在做了,只是要抓紧、要宣传影响周围的人!

过去出去活动带饭时,大家总会把垃圾收好找到垃圾桶扔进去,应该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我想到的几点是:
1.半路吃过的巧克力、饼干等食品包装不要随手扔在路边;
2.每次活动尽量自带碗筷吧,或者自带筷子就成;
3.进山后爱护山里的一草一木,不随意折枝摘花!一花一叶都是生命、都有存在与生长的权利和自由,尊重草木、尊重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4-5-20 08:17 , Processed in 0.033578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