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清明节)晚近六点,我们到达婺源李坑,这个被称为“婺东第一村”,游客很多,致使交通堵塞,交警在进村的路口,疏导交通,不准车辆进村。我们住宿李坑,也进不去。一直等到七点多,游人逐渐散去,我们才得以进李坑村。是时,雨下得很大。
当夜,我们40 多人分住在四家村民自办的“客栈”,吃村民自做的家常便饭,鲜竹笋做的菜很好吃。我们的那家村民很厚道。
小桥流水李坑于北宋年间[1010年]李洞建村,是南唐皇族后裔聚居地原名’理田’。
自宋至清几百年间,全村出了18名进士,1名武状元,还有众多文武官员和著作。
明清时期,村人大多外出经商,积攒钱财回乡建住宅,宗祠,桥亭,修古道,使李坑这个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山村成为’’婺东第一村’’。二条穿村而过的小溪,由东向西缓缓而过,大多数人居住在小溪两岸,民居黑白相间的粉墙黛瓦,给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感。
李坑也不过是二百来户人家,就架了几十座桥。几十座桥梁中,大多是村民用原木搭建的,不过还有石桥和砖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美丽如画。中书桥,是村中最雄伟的桥梁,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该村进士李侃升为”中书舍人”时用大青砖砌成的,故名”中书桥”它是婺源县城最古老的青砖石拱桥,
文昌阁是古徽中各个村口都有的建筑,建此阁目的,是保一村文运昌盛。古老的文昌阁己很少见到,李坑这座文昌阁是在原址上修建的。
“大夫第”(官邸)是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建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李文进的官衔并不是通过科举取得,而是用银子捐来的,在那个朝代,买卖官是合法的,因为银子是入国库的。屋内雕饰着文武官员,八仙过海,琴棋书画等内容。楼上“走马楼”边,有一座向河街挑出的亭阁式建筑,是千金小姐与外界交流的有限空间,人称“小姐楼”。
申明亭建于明朝未年,申明亭的“明”字在日字上多了一横,写成“目月”那不是错字,是多一只眼睛盯着恶人,坏人,做污秽事的人哩。让人明事理。两旁设有木板座,供村人闲坐。也是每月初一,十五,聚此褒贬村事,组成“村级法庭”的地方。
鱼塘屋是南宋武状元李知诚故居的后花园,是一处明代建筑,堂前“金砖铺地”(一种方砖)。院内有一方石砌鱼塘,有暗渠与院外溪水相通,塘内养着荷包红鲤鱼,塘旁有一棵相传为李知诚亲手植的紫薇树,树干己枯萎多年,只靠树皮吸收养分成活,树身只剩一条扁平带呈扭曲向上生长,每年开花,花期长达百日。如果有人用手轻轻挠树皮,它就“抖”个不停,就是人们所说的“痒痒树”。出院过桥就能看到一口“蕉泉“,泉水清洌,终年不涸,居说是李知诚一剑插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