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楼主: 老支青

骑游三十年前的知青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 19: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支青 于 2009-8-3 20:21 编辑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理解不了那个时代的一些事情,支青大哥有空讲讲那些年代的那些事.
前一阵看一篇文章"山楂树之恋",写的是文革期间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支青大哥看过没有.
jn.mb 发表于 2009-8-3 16:58 http://www.brobike.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可能是年龄的缘故你说的这爱情故事的书和电视.电影我都不大关注。
下面这是一个真实的往事;请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切忌不要做任何评论。

                他们不允许有爱情
1970年,我还在在陕北插队的时候,也在延安插队的表哥不知怎么跑到青海我姐姐那去了,然后通知我说,你也来吧,我们去青海湖玩。我那时在北京养病,听了召唤,背个小包,当天买张站台票就上了去西宁的火车。我的突然到来着实让姐姐大吃一惊。为了满足我们去青海湖的愿望,姐姐给我们联系了一个到格尔木农建12师送水泥的大卡车。我和表哥坐上就跟着张师傅出发了。
路途遥远,这是青藏公路的前半段,过日月山、走青海湖、茶卡盐湖、到了香日德就进入了沙漠。路越走越荒凉,那天晚上我们住在离格尔木不远的一个小客栈,我和一个20岁出头的女知青住在一间房,她只是告诉我她是格尔木农建12师的,是青岛知青,我知道这些人是在65年,响应号召来支边的,从此就远离了尘世,在一个所谓的沙漠中的绿洲安下家来,到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有5年了。我那时对兵团并不了解,更不知道这个女知青要到什么地方去。因为走累了,我倒头就睡了,半夜,我被抽泣声惊醒,看那女知青趴在床头一直在哭,根本就没有睡,我那时什么都不懂,只是纳闷她为什么这样痛苦,我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装睡,迷迷糊糊睡到早晨,起来的时候,同屋的知青大概也要动身了,她知道我们是到格尔木农建12师送水泥,就给了我一封折成蝴蝶结的信笺。让我到兵团交给一个叫***的人,那人的名字我已经记不得了。随后她搭了一辆回西宁的车走了。走的时候,我清楚的看到她凄苦的眼神和无限的留恋。我们于是也坐上张师傅的车,继续向目的地进发。我拿着那封信,一直有种好奇,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好在信根本没有信封,也就草草一折,我知道偷看别人的信是不对的,但那时年轻,无论如何无法克制哪种好奇心,就偷偷打开来看了。
那时的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看时,才知这信是写给她男朋友的。原文我已经不能复述,只记得大意就是团里不允许知青之间谈恋爱,可多年的远离尘世的枯燥生活使这些青年有着无限饥渴,尤其是青春年华,怎能没有爱情的滋养。这两个人偷吃了禁果,结果女的怀了孕,可团里就是不让他们结婚,说他们违反了纪律,随着女的肚子越来越大,一切都了不及了,团里又怕影响其他人,就破例让女的回青岛生孩子,要知道,那年头未婚先孕是多么丢人的事,女人即使回到家也会受到方方面面的白眼,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会原谅她的。记得信中是这样写的。她痛不欲生,又舍不得心上人,矛盾中,她无处诉说,只有用眼泪洗面。那张信笺是被眼泪浸过的。至此我才大致了解了那个女知青的来龙去脉。
张师傅经常拉东西到兵团去,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记得我们初中毕业的时候,就有上山下乡的先驱,为了响应毛主席号召,他们65年就到兵团去了,去时是一腔热血,到了以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这些青岛的知青就这样来到了沙漠当中的一小块所谓绿洲,听张师傅说这里就是关上劳改犯都不怕他跑,因为四边都是沙漠,没有车,渴也渴死了。所以这里的知青是什么生存环境就不言而喻了。兵团居然还有规定,像军队一样不许谈恋爱,你说这些知青不是和劳改犯没有区别了吗?

汽车一直在沙漠中的公路上开行,总会看到一些养路工,用牛拉木板,清除路面上的沙子,汽车如果掉下公路可就惨了,下面全是沙子,轮子打滑就是上不来,除非用大车来拉。所以别看路直,不熟悉的司机还真不一定行。眼看前面有了房子,司机说前面就是12师的驻地了,看到地里干活的人都戴了草帽,草帽沿上缝有纱布做的盖头,一直系到脖子,不带草帽的人,都用一个小毛巾往脸上抽,我们在车里不明就里,可车一停下来,才知道,原来是这里的蚊子太厉害,个儿足有苍蝇那么大,见人就叮,上个厕所,屁股就得叮几个大包,我们也只能用手绢不断抽脸了。沙漠中的7月,白天热的出奇,可所有的人都扎着袖口和裤腿,不知道这热如何能受。
紧接着是卸掉车上的水泥。我们到了屋子中,沙漠中的热浪仍然阵阵袭来,一会就大汗淋漓了。我打听那个我要带信给他的知青在哪里,别人告诉我,卸水泥去了。在那辆装满水泥的车上,几个知青正往下抗水泥,车后边搭了一个跳板,知青们每人都是穿了雨衣、雨裤和雨靴,带了口罩,一次背两袋百十斤的水泥袋,把水泥从车上卸下再码放到仓库里。看不到他们的脸,但远远的也能听见他们沉重的呼吸,看到装卸水泥扬起的灰尘。等到卸完了所有水泥,这些小伙子,不顾周围的人,迫不急待的脱掉外面的雨衣、雨裤,才看到他们只穿了一个短裤,裸露的身体汗水像小溪一样在流淌,在阳光下闪着光。当脱掉雨靴的时候,竟然能从里边倒出大量的汗水。我看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这里的知青哪个不是父母生养,如果他们的父母看到这一幕该会心疼成什么样子呀。
_听说有人找,小伙子匆匆穿上衣服就把我叫到一边,我说有人让我给你带封信,并简单告诉他我在头天晚上遇到的情况。他一把夺过信,当着我的面就打开来看,那是一封用眼泪写成的信,小伙子边看边流泪,最后差点就放声痛哭了,完全忘记了我的存在。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就悄悄的走了。听张师傅说,这里管的可严了,刚来的时候,生活比现在苦多了,房子都没有,知青们住帐篷,开荒地。军事化管理,不许谈恋爱。可真是非人的待遇呀
据说,1965年、1966年(文革前)山东有近万名知青到青海建设兵团,目前,还有30多人留在了青海。40多年前的格尔木一片荒芜,放眼望去,除了戈壁,连土坯房子都很难找到。那时格尔木还不叫市,是个小镇,人烟稀少,小镇上主要有3种人,解放军(专门为驻地运输物资),地质勘探队员和劳改犯,当地人很少。当年在格尔木的生活环境异常艰苦。那里海拔2700米,下雨极为罕见,缺水现象非常严重,种庄稼全靠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大家常年口唇干裂,喝的水都是从雪山上融化下来的,里面还游弋着红色细长的小虫子,但谁也顾不上那么多,眼睛一闭仰头便喝。因水珍贵,一星期只洗一次脸。由于海拔太高,水烧到80度就咕噜咕噜冒泡,手伸进去根本不觉得烫,蒸出来的馒头总是黏糊糊的。没有食盐吃,从盐湖里直接挖出来的盐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就直接用,也有人想出土办法煮盐,沙子等杂物沉淀到锅底,炒菜的时候就直接浇盐水。
内地一年有四季,格尔木一天就有四季,早晚温差大,中午太阳晒的时候地面温度就是五六十度,整个戈壁滩没有一点阴凉地,只好穿皮大衣。人们常说穿皮大衣保温,但那里是夏天穿皮大衣保凉,因为穿上皮大衣后护住身体不让外面的热气透进来,这样皮肤就不会受到伤害,穿得越单薄越晒得厉害。冬天的中午也有20多度,因为温度太高,那里人死了是不会烂的,都晒干了,跟木乃伊一样。但到了晚上即便是夏天也会非常冷,现在柴达木还是这样。
最难以忍受的是那里的蚊子特别多,而且特别大,每年的5到8月,蚊子非常疯狂。在路上,你就能看到前面穿深色衣服的人身上很快就变成灰色的,因为蚊子把整个人身上都爬满了,随便一拍,就可以拍死一把蚊子。所以那时知青去上工必须穿得非常厚,还要戴着防护罩,否则会被蚊子团团包围,叮得浑身难受。在那儿上厕所非常困难,特别是女同志,只要一露屁股,成群的蚊子就会马上叮上去(我已经体会过了)。知青们想了很多办法与蚊子作战,比如在上厕所前先烧一堆火,然后把火踩灭,用烟熏蚊子。但即便是这样还是被咬得到处是包,时间一长,许多人的眉毛就被挠掉光了。戈壁滩上的沙尘暴非常厉害,每年的2月,你经常会发现远远地一堵漆黑的墙疯狂地向你逼近,顿时产生一种令人恐惧的压迫感,等沙尘暴经过身边时,感觉就像到了地狱,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沙子劈里啪啦劈头盖脸向你打过来,那时你必须赶快趴到地上,要不就会被吹走。等沙尘暴过后,爬起来才知道自己已经被沙子埋了很深。
格尔木的沙尘暴非常频繁,张师傅就遇上过。有一次他在住处休息,忽然感觉屋外有什么动静,出门一看,远处的昆仑山,只剩下一半了,仔细一看,原来是沙尘暴像大幕一样,把昆仑山遮挡住了,紧接着便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他们几个司机连忙把门帘子放下来,用毯子把门堵上,把窗户关死。这时候,就听房顶上哗啦哗啦的,乱石打了过来,正在播放的收音机忽然断了信号,只剩下刺刺啦啦的声音。听着窗外乱石碎沙急逝而过的声音,感觉房子都要掀倒了一样。
张师傅还告诉我们,知青到了格尔木后,首先是要盖房子。说是盖房子其实是挖地窝,在地下挖半截,然后在地上盖半截土坯,最后铺上一些树枝当房顶。当时打土坯要和泥巴,水特别凉,都是雪水,冻得实在受不了,就把手伸到沙子里面去暖和暖和,虽然沙子也很凉。这些从城里来的孩子,还只有十六七岁,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啊?打土坯烧砖时,要求两个人抬60块土坯到窑洞里去。60块土坯,就是300斤的重量,超过自身重量好几倍。
生活苦,劳动强度大,还不让谈恋爱。因为那时还没有大批开展上山下乡,下面也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些学生。有的地方甚至以为这些人就是来劳改的。文革前的知青,比后来文革中下乡的知青惨的多。但爱情这东西,禁是禁不住的,可惜当时的兵团领导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后来解禁了,无法不解禁呀。可以想见,这些知青是怎样熬了过来。后来改制了,他们有的在那里娶妻生子,有的后来返城了,不知这些人现在生活的好不好。但许多年来,我总忘不了那个哭了一夜的女知青,现在也该做奶奶的年龄了。那一代人呀,该如何评说呢?现在格尔木已经成了市了,那些曾经在那里战天斗地的知青们看到这一切,心中会翻起怎样的波澜呢?
发表于 2009-8-3 22: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很贴切的一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发表于 2009-8-4 08: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没有经历那个时代,没有资格评价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看到这里,只有刺疼......
发表于 2009-8-4 09: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不是一段仅有泪的日子...
发表于 2009-8-4 2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汗水浇灌过的地方:_y130ll
发表于 2009-8-4 2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tk_41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09-8-11 10: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血声声泪,悲惨的年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4-11-15 00:06 , Processed in 0.027287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