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559|回复: 19

我是新人..仅供与新人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4 22: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有些在网上摘得有些自己写的
骑车技术
有自行车旅游特别是长途旅游,掌握好自行车技术是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体力,
保证安全。自行车车座的调整,是自行车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自行车车座应调整到什
么高度为最佳呢?一般说来,以车座较低并有5-10度的后倾最便于长途旅游。因为低车
座好处很多:一是低车座蹬车灵活,可用脚的不同部位轮流用力,这样可使脚的各种肌
肉轮流休息,延长耐久长;二是车座低,人的位置相对降低,可减少空气阻力,也便于
伏在车把上,改进空气流张;三是车座低,微后倾,可使身体挺直,臀部受力均匀,减
少疲劳感,同时又可减轻双臂的负担,保护手腕;四是车座低于有利于安全,在遇到紧
急情况时,双腿伸直便可着地,这样可避免造成危险。因此,旅游时对车座的调整,应
以低车座为最佳,这对保持体力、速度、耐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此外,自行车旅游选择
好适当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普通自行车,在体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条件
下的长途旅游,速度应何持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体力好的可加快到每小时20公里。自
行车旅游贵在保持速度,选择适当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劲拼命骑,没劲步步停的
现象。途中休息也可保持每二至三个小时一次,不要想停就停,应坚持到时间或预定地
点再休息。在特殊的道路条件下行行车,适当地掌握行车速度更为重要。无论是山间小
路,还是又长又陡的下坡道,车速度既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应因地制宜选择速度。
骑车远行,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还要略通一些基本的常识。
  如果您要骑车远行,您的马--自行车,作为惟一的交通工具,性能的好坏至关重
要。出发前应对各部位的机件做全面彻底的检查,并随身携带常用的修理工具榔头、螺
丝刀、气筒、扳手、钳子等,以及备用件滚珠、内胎、闸皮、车条、气门芯等。每天结
束后还要认真检查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般而言,以车座较低并有五至十度的后倾为最佳角度,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并
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每一至二小时休息一次,别想停就停。在特殊道路条
件下行车,车速的把握尤为重要。路遇浅河、水洼、碎石时,别习惯性减速,快车速反
而易顺利通过;行车在泥泞的路面,不妨拆下前后挡泥板,以免泥堵死挡泥板和车轮间
的缝隙;下坡时,前后闸都要捏;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万避开,如别无选择,
先上土路让车轮沾些黄土,以防被粘住。
  途中宿营时,营地要选择干燥背风的地面,附近应有水源;有村落处,借宿是好办
法。
  骑车旅游对服装尤其是裤子要求比较严,以宽大为佳。夏天空背心、裤衩,阻力
小,通风性又好。太阳帽和墨镜、雨具、卧具、常用药、照明器材、交通地形图等都是
必备之物。现在有种专业的自行车包,用起来顺手方便。普通背包一定设法扎牢。宿营
时,要将东西放到一个可用身体遮挡的死角中,以防丢失

发表于 2009-10-4 2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防护及急救
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
一.中暑
  病因:人体受高温及阳光直接照射,使体温调节机能失常而发生排汗困难, 外界气温
太高而身体无法散发,而体温急剧上升。如长时间曝露于高温下,可引起脑膜高度充血而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失去了体温调节作。

  症状: 感觉闷热难受,体温升高(往往超过四十度).皮肤潮红但干燥无汗,继而意识模
糊,头晕虚弱,恶心呕吐,血压降低,脉搏快而弱,终至昏迷。

  处理:
  1.迅速将移往荫凉而通风之处所,放低头部。
  2.解除负荷,松开衣服,全身淋以冷水。
  3.补充含糖和盐份的水(意识清醒时可口服,意识不清醒时应点滴给予)
  4.物理治疗:用酒精棉擦涂人中、太阳穴。
  5.药物治疗: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一滴水等。

  预防:
  1.在太阳穴涂抹风油精、清凉油等。
  2.适时补充足够水份。
  3.穿着易散热服装。

二.晒伤
  病因:人体长期受高温及阳光直接照射引起皮肤的病变。

  症状:皮肤被晒发红并出现疼痛或起小疙瘩、水泡。

  处理:
  1.用冷水毛巾敷在患部,直至痛感消失为止。
  2.皮肤没有外伤的情况下涂上防晒油脂。
  3.出现水泡时,不要去挑破,用冷水毛巾冷敷。

  预防:
  1.尽量避免强烈日晒。
  2.日晒前半小时吐沫防晒油。

三.腿抽筋
  病因:缺钙、劳累等引起的肌细胞缺氧而疼痛。

  处理:把脚伸直坐下,反复用手捏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

  预防:
  1.及时补钙。
  2.避免着凉。
  3.注意休息。

四.出鼻血
  病因:
  1.受热刺激鼻黏膜出血
  2.头部受撞击后鼻黏膜出血

  病状:从鼻腔中流出血或水状液体(受撞后流出水状液体应与重视)

  处理:
  1.马上坐下,头略低,用手捏住鼻子,5分钟左右,用口呼吸。
  2.若出血仍止不住时,可以用清洁的纱布塞入鼻腔,捏住鼻子,没有纱布也可用餐
巾纸、棉球代替。
  3.物理疗法,用冷毛巾、酒精棉冷敷鼻根部。

  预防:注意放暑降温

  注意:
  1.由外伤引起的出鼻血既而引发耳中出血应及时送医院
  2.外伤引起鼻腔可能流出水样液体。这是脑脊液。它近似透明,掺有少量血丝的水
样液体,无异味。应任其流出,并急送医院。堵塞鼻腔反而容易引起颅内的细菌感染。
五.起水泡
  病因:因磨损、重压、烫伤、冻伤等引起的体液渗出而形成。

  处理:
  1.起泡后(未破)先用肥皂清洗干净。
  2.把别针等针头用火烫消毒,然后刺破水泡。
  3.用干净的纱布将泡中的积液轻轻挤出擦干,最后贴上护创膏。
  4.泡已经被磨破时应先消毒再进行处理。

六.外伤(擦伤、刺伤)
  初诊:观察擦伤的伤口面积或刺伤的伤口深度及出血量。

  处理:

  擦伤:
  1.当伤口面积不太大时,无活性出血时,可擦涂外用药品或用清水冲洗伤口周围。
  2.当伤口面积较大,但无活性出血时,清洗后可在干净的纱布外再加包带缠扎。
  3.当出现活动性出血时,首先借出血把伤口中地脏物带出伤口。然后用清洁的纱布
盖住伤口,手放在纱布上压迫止血。

  刺伤:
  1.当刺入体内的异物较小且较浅时,可先取出异物后用力挤压伤口,将伤口内的血
和脏物带出体外。然后处理方法同擦伤。
  2.当刺入体内的异物较大且较深时,不要轻易取出异物也不要私自清洗伤口以免造
成大出血。进行简单的包扎后尽快由医务人员处理。

  注意:
  1.保持伤口干燥和透气,以免感染。(破伤风为厌氧菌,较深的伤口危险较大,保
持伤口透气极为重要)
  2.擦伤伤口大和刺伤时请尽快汇报,及时预防破伤风。
  3.尽快消毒处理伤口,6小时不作消毒处理,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七.摔伤
  初诊:
  1.判断头面部->肩、背、腰、尾锥->四肢有没有受伤。
  2.本人轻微活动受伤的部分,判断是否剧痛。如出现剧痛,平躺下来休息,不要着
急活动。
  3.在不活动的时候判断是否疼痛,如仍然疼痛,应尽快固定伤处,以防骨折错位。

  处理:
  1.如怀疑有骨折的可能,不要运动,尽快与医务人员联系。
  2.如出现肿胀、淤血可用冷敷疗法止痛。
  3.其余外伤处理方法同上。

八.扭伤
  病因:因关节活动过量,超过正常活动范围,使周围的筋膜肌肉等受强力牵拉发生
的损伤。

  病状:关节种涨、剧痛、活动受限,关节皮下淤血,不能活动或侧弯。

  处理:
  1.停止活动(至少减小用力),尤其是踝部和膝关节的扭伤。
  2.在患部垫上纱布、毛巾等,用冰袋冷敷。
  3.可配以舒筋活血的药物治疗,但不要进行推拿和按摩。
  4.休息时,将患处垫高
九.眼中进入异物
  处理:
  1.用清洁的手翻起眼皮,如看见异物粘在结膜上,可用棉球沾上水后剔去异物。
  2.如看不见异物时,可进一步用棉棒按住翻开的眼皮,用手捏着睫毛拉起找找眼皮
内侧是否有异物。
  3.眼球略向下看容易发现异物。
  4.虽找不到异物,但总有异物存在感觉,可能是刺入角膜了。可用纱布保护好去医
院处理。

  注意:眼球是娇贵的器官,不要用脏手揉眼。如有问题尽快与医务人员联系。

十.叮咬伤
  病因:被含毒素的动物叮咬造成的。因为动物嘴内含有的的细菌或毒素可能会造成
感染和中毒。

  病状:肿胀、疼痛、甚至头痛、恶心。

  处理:
  1.被蛇蝎等叮咬要首先判断伤口是否有毒,有毒情况下可进行近心端包扎,静卧。
  2.被蚊虫、蜜蜂等叮咬可涂抹风油精等。(药品不能混用)
  3.被猫狗等咬要及时汇报。

  注意:严禁招猫逗狗,接近危险动物。注意防蚊虫叮咬。
野外活动中事故的处理要点
  一旦发生事故需冷静作出判断,并迅速采取处置措施。应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救护。
出发前要备好药物、夹板、绷带等,事先考虑好紧急联络的方法等。
发表于 2009-10-4 2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保证野外活动安全的十条
  1.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2.注意天气预报。
  3.适时添加衣服。
  4.避免过于疲劳。
  5.尽量有规律地进食,并注意饮食卫生。
  6.充足睡眠,注意温度、姿势等。
  7.排便最好在早饭后进行。
  8.注意个人卫生,如不能洗澡,也要擦身换衣。
  9.保持集体友爱,互通信息,相互帮助。
  10.一旦发生事故,果断处理,切莫相互埋怨而耽误了抢救时机。

把握身体情况的三要点
  1.出发前每人应介绍自己的健康状况,如脉搏、体温等,核查后出发。
  2.注意脸色和表情等,如脸色不好,眼睛充血,打嗝过多,要马上向带队者报
告。
  3.要注意过于沉闷和过于兴奋等精神方面的变化情况。

避免危险的六个方面
  1.夜晚不要单独外出。
  2.不要靠近山崖、河边,以及火山口。
  3.不要在生疏山头上玩得太久,天气突变时,应找安全地方躲避。
  4.身体不行时,不要硬撑赶路,应暂时休息。
  5.出现迷路时要冷静判断,千万别慌不择路,乱跑乱窜。
  6.准备好紧急联络的方法等。

危险的度量
  脉搏每分钟120跳以上;呼吸每分钟20次以上(成人);人体血液丧失三分之
一以上。

注:
  本文仅供参考,在野外条件下应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休息与疾病预
防。出现身体不适应马上休息,并与医护人员联系,病情严重时应马上送医院诊治,以
免贻误病情。本文仅供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使用,自救处理后也尽快汇报。当伤势严重
时,不要私自按摩,移动,服止疼药,以免病情恶化和影响检查

小经验
骑车时,嘴里含些话梅,陈皮等小食品可以缓解旅途的疲劳。

骑车耗体力,多带些高热食品,如果要进入无人区,可以买些红糖泡水喝补充能量。

自行车最容易发生的故障是行李架螺丝松动,扎胎,绑绳卷入轮胎,变速不准。

遇到车子托运问题,整车火车站按一件25公斤算,不划算,可以拆开用纸箱打包,按实际重量算。也可拆开直接带上火车,如果行李没超重拿得动的话。

到新疆,青海,西藏等干燥地区,带一个小润唇膏可以有效地防止嘴唇干裂。

一定要带一双轻便的凉鞋,碰到涉溪,旅馆没拖鞋是很平常的事。

带上一小段蜡烛,点在帐篷里可以节省很多手电电池。

带一小瓶机油一把旧牙刷,让链条和齿轮保持润滑既可以保护单车,骑起来也更加舒畅。

备一副到处可见的劳动线手套,天冷保暖,修整车辆,生火做饭都能派上用场。

万一碰到夜间赶路,对面的汽车车灯很恍眼,以至看不清路面,很危险,一顶有檐的帽子可以有效的帮助你。
发表于 2009-10-4 2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必备装备

1.【骑行头盔】:就是戴在头上那顶大蘑菇,由于能对脆弱的头部提供保护,所以是骑行者必备的装备。  


【用途】:防撞、防止树枝树叶击打、防止飞石击打、分流雨水、透气、提速。带有帽檐的头盔能够防晒,在头盔上贴上反光标志还能在夜间骑行时防止误撞。  

      【质地】头盔一般使用发泡材料(普通或者高密度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其防撞效果)铸成,并有光滑的壳面;

      【重量】压在头上的东西可不能太重,这也是骑行头盔没有采用合金材料的原因;  

      【内衬】就是头盔内侧与头部接触的部分,它可以在平时提升佩戴舒适感,在头部受到撞击时产生缓冲作用。做工精良的头盔其内衬覆盖面大,质地更好,和头盔内侧粘合得也更结实;  

      【佩戴舒适性】主要是因为重量、内衬、系带以及头围是否合适带来的个人感觉,佩戴舒适的头盔可以极大地减少骑行者头部及颈项受到的压迫并在遭受撞击时最大限度地提升保护效果;

      【透气性】头部长期处于不透气状态会对头皮产生不良影响,也会让骑行者感觉不舒服。所以好的头盔或者是孔数比较多,或者是孔的面积比较大,这都是为了提升透气性;

      【风阻效果】头盔将人的头发收于盔内,本身就已减小了头部的风阻,而对于热衷于提升速度的朋友来说,头盔造型对风阻的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

      【骑行头盔的种类】:半盔式骑行头盔分为公路专用(无帽檐)、公路山地两用(配可拆卸帽檐)等。也有朋友使用类似于棒球或轮滑用的头盔。全盔式骑行头盔造型类似于摩托车用头盔,一般是速降或攀爬车爱好者使用。  

最近几个月,几乎每个周都听到有车友摔车受伤的消息,有些还不是轻伤,这应
该足够引起大家对安全的重视。所以版里经常有老资格的车友在参加活动之前,会威胁
说不戴头盔就不能参加活动,不戴头盔就拉出去毙了,虽然多半是句玩笑,但这都是为
大家考虑。强烈建议使用..为了安全流汗总比流血要好
2.【面罩及护耳】:这些东西是在面临风沙或者寒冷天气出行时使用的,选购时一般要注意是否透气以及边缘的密闭性。 强烈建议选用魔术头巾
魔术头巾简单实用的几种戴法
1.头巾最原始做法,套在头上即可。后面垂下的部分还可以打个结。

2.包头巾你也可以像伊斯兰妇女一样把头发包起来,感觉神秘。

3.瓜皮帽将头巾翻过来,套在耳朵上和齐眉处,将多出部分拉直,旋转几圈,翻开包在头上。双层瓜皮帽做成了,挺像地主老财吧。^^ 冬天很保暖的哦。
4.头带把头巾折成双层,套在头上,把头发拉出来就可以了。头带的宽度可以调节。
5.头绳用头巾把头发一圈一圈扎起来,只要会扎马尾辫就会这个了哦。
6.海盗帽折叠、翻出,似乎有些复杂的操作之后,你会和加勒比海盗一样帅气
7.防风罩用头巾从头到脸全包起来只露个眼睛,透气又挡风沙,沙漠里、大风天或者雪场用都很有效。
8.头盔内衬骑行或者攀岩的时候,戴上头盔又淌汗的感觉可不好,把头巾绑在头上做内衬,一切烦恼都解决了
9.眼罩除非你独行天下,否则出去旅游不论远近总是三五成群,两个人share一个标房是最平常的事情。
倘若你习惯早睡,却也不好意思要求 不折不扣的夜猫子室友关灯。把头巾围在眼睛周围,成了临时的眼罩,也派上大用场。
10.围脖套在脖子上,大功告成。样子很酷,风雪也灌不进来啦。美丽不冻人。
11.口罩在围脖的基础上,把头巾拉到眼睛下面就可以了,耳朵也包住了,暖和
12.护腕将其三圈两圈绕在手腕上,头巾这时就起到了缓冲进而护腕的效果。尤其腾不出第二只手的时候,
用手腕上缠着的头巾潇洒地在脸上一蹭,汗水全被吸跑。
13.腕带 喜欢扮个性的帅哥美女注意了,这是吸引眼球很赞的一个方法哦。
  将代表自己个性的头巾缠在手臂上,造型感十足,而且还不影响运动。
14.抹胸这个就不用多说啦,身材好的MM可拿它当背心穿,弹性十足图案鲜艳,绝对性感。当然想搞笑的男生们穿上,也会“笑果”十足。
15.护腰突然受寒引发老腰的疼痛,用头巾套在腰上保暖也是个不错的应急办法,还可以依据保暖程度往里面塞袜子啊纸巾之类的填充物。
  此法同样适用于容易受寒的各关节部位。
16.短裙此法实属应急办法,身材不好者勿试。不过有人用两条头巾分别套在上下用做泳衣,似乎效果也还可以哦。
17.手套替用品行走在泥泞或茂密的山地,时常需要手脚并用的攀爬。手掌老脏脏的或者与虫子亲密接触都不是太好的滋味。将手腕上的头巾
  拉下来绕手掌一圈,完美的包裹住之后,干爽舒适的感觉很不错的咧。

  

18.打包袋塑料袋不够装的时候,将头巾一头打个结,一个不错的布口袋就出来了,而且这个口袋伸缩自如,可以往里面狂塞东西哦。

往里面塞上衣服,把另一头打结,也是个很不错的枕头哦.
发表于 2009-10-4 22: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2.【骑行眼镜】:非常酷的一类骑行装备,和头盔配合使用效果尤其显著。  

【用途】骑行眼镜除了具备一般运动眼镜共有的作用外,其阻挡紫外线照射的作用值得特殊关注。大多数骑行者是在公路上骑行的,而在太阳天时,公路对阳光的反射效果比泥地或者草地要好。由于骑行姿势不同,骑行者比骑一般自行车的人有更多的时间直视路面,由此接受更多的紫外线反射,眼睛长期吸收紫外线是会引发白内障的!另外,骑车的朋友多半都有眼睛被风吹得流泪和眼睛里进异物的经历吧?骑行眼镜可以极大地保护你的眼睛不受这些伤害。  

      【选购】骑行眼镜也很讲究佩戴的舒适性,这与它的质地和大小有关。同时,对镜片的选择也有讲究。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镜片透光度和防紫外线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在骑行过程中面对不同的阳光照射效果,选择一款有不同颜色备用镜片的骑行眼镜是不错的选择。近视的朋友还可以选购可以加装近视镜片的骑行眼镜,不过价钱要贵一些。

      【注意】普通太阳眼镜虽然也能阻挡紫外线和强光照射,但因其造型比较休闲,在阻挡风和异物入眼方面的效果不及骑行眼镜。  

4.【骑行上衣】颜色比较鲜艳,上身效果比较紧,很显线条的一款装备~
  【作用】提速、排汗,背后有包包的骑行服能装东西,长袖骑行服能防止手臂被晒,加绒骑行服还能保暖。骑行上衣提速的效果非常显著,追求速度的朋友可以考虑购买。骑行上衣的排汗效果与透气性如何取决于面料的选择。
【如何选购】骑行上衣的价格一般在100元以上,选购时要注意面料(并非是越光滑越好)、走线以及上身效果,太紧或者太松的都不合适。
5.【骑行裤】骑行时不可避免要对会阴部位造成压迫,长期如此会埋下患上前列腺炎的隐患。同时,该部位如果长时间不透气,也会对个人卫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于经常骑行的朋友来说,骑行裤是必备的

一般不用,只用骑行裤就可以

把骑行裤作为第一优先装备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增加骑行的舒适性。

大部分骑车的车友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不穿骑行裤,参加几十公里的初级强度活动或
许没什么感觉,但100公里下来,PP会很疼,甚至疼到无法继续骑车。骑行裤的作用就是
保护裆部和PP,减少皮肤直接和座垫的磨擦,增强PP对长时间骑行的忍耐力。

另外补充一点,穿骑行裤的时候,最好是不要穿内裤的,至于为什么,你自己可以比较
一下两种穿法的感觉嘛。
束裤带

如果你穿骑行短裤,当然用不着束裤带,但是要穿普通长裤骑行的时候,扎上束裤带可
以保证不让你的裤角被卷进牙盘中而抹一裤子的机油。而且带有反光条的束裤带和尾灯
一样对后面的汽车起警示作用。

6.【骑行手套】这是一款一直在默默奉献的骑行装备:)
  【作用】吸汗,防滑,透气,保护手掌及腕关节。吸汗、透气和防滑三者相辅相成。自行车处于高速运动状态时,骑手对自行车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骑行手套无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气性取决于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对手掌的保护则主要体现在翻车时??骑手经常会用手掌先接触地面以使身体缓慢着陆,如果没有手套进行减震,这样的动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并严重损害关节部位。
  之所以说骑行手套是在默默奉献,主要是因为认识到手套保护腕关节的朋友并不多。事实上,由于骑行者采用了不同于休闲骑车的坐姿和握把方式,这就让腕关节长期处于非正常的紧张状态,其对神经和肌腱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终身性的。骑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缓解对腕关节的压迫,将其与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铺后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翘的,这恰恰与骑行者握把的姿势是吻合的。
  【选购】骑行手套分为半指和全指两种,选购时尽量选择缝合部分坚固、手掌部位厚的。有些手套还在大拇指处加有毛巾材料,方便骑手揩汗。

  【构造】从外表看,骑行裤与跑步用的裤子没有太大区别,但前者在裆部加了一层座垫??其基本效果就是缓解会阴部受到的压力,采用特殊材料的座垫还能增强透气性和抑制病菌繁殖。另外,好的骑行裤其表面也用的是透气性很好的材料,可以避免腿部汗水淤积。骑行长裤的紧身效果也很明显,其在裤腿处还有类似于健美裤的设计,或者加装有束带以防止裤腿被卷进牙盘里面。
  7.【骑行袜及骑行鞋】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通运动袜和普通运动鞋,在长途骑行后是否感觉脚掌火辣辣地痛并觉得淤积了很多汗水呢?如果你热衷于速度,是否经常感到腿部有力而使不上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考虑添置骑行袜和骑行鞋了。
  骑行袜的透气性和耐磨度比普通运动袜要高,可以减少不断蹬车对脚掌带来的副作用。骑行鞋分为自锁和非自锁两种,后者类似于普通运动鞋,只是其更强调紧固性,前者需配合自锁脚踏使用,两者同时使用时,自己的脚掌就被拴在脚踏上了(当然,要取下来也是非常容易的),这样可以免除你对脚掌打滑的担心,全神贯注地提升速度。不过,在路况不好的地段还是谨慎使用自锁功能,因为从摔倒到解开自锁需要大概10秒的时间,如果路面很颠簸、车很容易失控,或者你还是新手的话,建议还是不要使用为好。  建议带双凉鞋,有的旅馆没有拖鞋
  8.【护膝和护肘】喜欢运动的朋友都知道这两者的用处咯,我就不赘述了,只是提醒一点,骑车时如果翻车,膝盖、肘部受到撞击的几率不小,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骑行,戴上两者还是有必要的。
9.【运动水壶及水壶架】自行车运动水壶的特点在于可以单手开启(徒步及登山用水壶则需要双手开启),这对于喜欢边骑边喝水的朋友比较实用??不过这时要记得放慢速度并注意前后来车哦。水壶架通常安装在车架上,水壶置于其上可以减轻背负重量。
7.8不是必要的,但若相当在乎自己,也可选用。水壶也可用硬度较大的塑料瓶子代替,例如脉动

  【选购及安装】运动水壶有塑料和合金两种质地,选择时要注意壶内是否有异味、外表是否坚固等。千万不能图便宜购买使用有毒涂层的合金水壶或者使用不符合饮水标准的材料制作的塑料水壶。选购水壶架时要注意大小是否与水壶相符,结构是否坚固,还要注意是否可能对水壶造成刮花等伤害。安装时要注意是否牢固,左晃右倒、叮当作响的水壶架和水壶轻则影响心情和速度,重则会对骑手的操控产生阻碍。
  【其它饮水系统】常见的是水袋和吸水管。水袋放置于专用背包内(也有人将水壶加装吸水管后置于水壶架上),吸水管一头接在水袋上,一头接在骑行者嘴边,喝水时只需偏过头来咬住吸水管即可。
  10.【骑行背包】这是一款方便实用的装备
【构造】骑行背包的容积不大,但里面的分隔层及小包包较多且各有用途,如底部分隔层用来装水袋,旁边有小洞以方便布设吸水管;工具包内使用了大量的松紧带以防止各种工具互相碰撞;头盔一般可挂在背包外面,但也有隔离层保护其免遭刮花。骑行背包的背负系统讲究轻巧透气,并配有胸锁和腰锁。
不建议长途旅行使用背包,最好用后驮包或者前挂包
11.【其它包具】主要有前后托包、座垫包和车架包等。为减轻背负压力,长途骑行时背包里面不能放置重物,前后托包由此承担了主要的载重任务,其讲究的是结实和防水。车架包通常置于车架前端??即把立后面那个位置,容积不大。座垫包置于座垫下方,容积很小,常用以放置小物品,适合于不用背包短途骑行以及比赛场合使用。
可带个腰包,把贵重物品(手机,钱等)放在里面,方便取用
发表于 2009-10-4 2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码表】用以计算里程及速度的电子产品。由安装于前车圈钢条上的感应磁铁、前*上的感应器、顺着前*蜿蜒而上的连接线、置于握把上面的码表座和座上面的码表。码表的工作原理是:车圈旋转时感应器捕捉到感应磁铁带来的信息,通过连接线传输至码表,码表对此进行处理后计算出时速、里程等信息并显示给骑手看。
【选购】码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后者价钱更贵,骑行者一般使用有线码表即可。另外,相似的电子产品还有飞行甲板,除能显示码表显示的信息外,还能显示诸如变速档等更丰富的骑行信息,但是价格更高。
可选用SIGMA
13.【工具】包括单车专用养护油、便携式打气筒、补胎套件、拆胎工具、组合工具等。长途骑行过程中会遇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车车又发生故障的情况,这时有套工具就很能救急了。一般而言,一支骑行队伍只需要带一套工具即可(易消耗品可以多带些,如补胎材料)。平时为了养护爱车,买上一瓶专用养护油,骑行回来为链条、飞轮、变速器等部位进行养护也很有必要,这样能提升车车性能并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备胎

不用说,如果在野外,遇到爆胎,换上备胎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可以补胎?当然可
以,但换备胎可以省去补胎所需的时间。而且缺乏补胎条件的时候(比如没有水,或天
太黑),换备胎是唯一的选择。

当然也可以临时借用其他车友的备胎,但如果你使用的不是常见规格的内胎(比如法
嘴),还是自己带一条比较保险哦。
注意:光有瑞士军刀是不足以应付单车故障的,不过瑞士维氏军刀生产厂商曾经生产了一款单车套件(包括军刀和单车专用拆卸工具),如能买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般对于我们来说,所选路线都是路况较好,沿途都有修车地的。一般只带把折叠刀即可。瑞士军刀性价比较高。 带个小型打气筒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有时在国道上骑行,可能很长时间都是田地
  14.【反光及照明系统】反光系统包括车圈上的反光片、前后被动式车灯、背包、头盔及骑行服上面的反光贴片。照明系统主要是电池或者自发电的前后灯。这些物品在夜间骑行时有助于标示自己的位置,方便队友及路人
一般只用头灯和后车灯即可。有时要穿越隧道,有时为了赶时间要很早出发。一般景色最美,拍照最好的时间是傍晚。所以应早上和上午赶路,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留住最美丽的回忆。

还需要带….
1.        药品
外用药(云南白药 创可帖,医用胶布,红药水)感冒药(感冒胶囊),消炎药(头孢氨苄),痢疾药(PPA,黄连素),防暑药(补盐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眼药水(坚持每天滴)红霉素软膏(小伤口消炎,磨破润滑)抗过敏药 牙痛一粒丸:(牙痛或龋齿痛时,用1粒填在牙痛处   镇静、安眠药 氟安定有显著促眠作用,服后20分钟内起作用,持7~8小时。睡前服1~2片。服药同时避免饮酒。利眠宁有镇静、安定、肌肉松驰作用。睡前服10毫克。速可眠短效安眠药,服后15~20分钟入睡,持续3~4小时) 正红花油(用于扭伤瘀肿、跌打刀伤、烫伤烧伤、心腹诸痛、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腰骨痛、头风胀痛、蚊叮虫咬、恶毒阴疮 等。常搽患处立即显效)
2.        证件:学生证、身份证、车子的证件也带上,免得出麻烦、
3.        出发前,要对骑行路线有个数,在这里,我就要推荐一款非常不错的软件了---中国地图电子版。此软件细化到了村庄,而且路途公里数也非常之准,准到你不相信。如有可能,打印带着。
4.        食品:有至少一天的备用粮,压缩饼干、方便面、牛肉
5.        睡袋、防潮垫:有时住宿条件不太好  考虑到舒适度和卫生的话~建议大家每人都准备一个~不用太好的~没必要追求羽绒什么的~有的时候羽绒的更麻烦。一般三季的就好,寒冷天气建议再携带一个抓绒睡袋,套在一起使用,你会发现1+1大于2.
6.        休息时,可以带mp4或口袋书
7.           防水袋
这个比较重要,一般用户外店都有销售的~手巧的或者不嫌麻烦的也可以自己改,也不难的。因为证件、信用卡、重要物品一定要做防水处理。
8.        绳子
必不可少的东西~15米足够~一般用尼龙绳就好~很多时候用的上:牵引、加固、救援都用的上~每次出行我都会带上~而且要仔细检查是否牢固结实
9.        打火机
不抽烟也要带~这东西没什么好说的,总之你别放火就好。火柴最好带一些~有的时候打火机会出问题~还是原始办法保险
10.         记录工具
说简单了就是一个小的笔记本和笔~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建议多带支铅笔~不用太长,铅笔头就好~某些地方签字笔和圆珠笔不一定比它好用。
11.        分体雨衣





小提示:有一些不是必需品这里就没有提及,可以随身带一个小的口哨,呵呵,对于安全还是作用蛮大的,、我想大家都看过《泰坦尼克号》吧,里面的rose就是用口哨救命的。
建议配置前后警示灯,泥板的问题,本人不建议安装,安全隐患,可以早货架上用塑料布做隔离,装在驮包的衣服或重要物品,建议用塑料袋装好~可以有效防潮,就算下雨驮包湿了,也不会影响衣物使用。长途骑行建议每个90分钟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间不宜过长,以缓解肌肉疲惫为目的。遇上恶劣天气,应原地休整,待天气转好再出发,随身携带的现金,最好分开放置,我见过把钱藏在座管里的高手,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办法。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车友,希望大家都可以伸出援手。
毕竟难免你不会遇上些难事和危险。


由于时间问题,暂时就说这些。
                                       
                                                            
                                                                         BY  DD
发表于 2009-10-4 2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长还有点小啰嗦..但是还挺全的
发表于 2009-10-4 2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了这些 在理论研究上 就是大虾了
发表于 2009-10-4 22: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收藏了~~~
发表于 2009-10-4 22: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欢迎新人,并且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5-2-26 05:48 , Processed in 0.037681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