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4月27日,同单位其他人员赴汶上,适逢正举办2010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只能驱车去济宁住宿。28日学习新农村社区建设,确实不错!同时参观宝相寺,感受佛家文化。看资料:
汶上简介 县名由来:汶上,顾名思义就是汶水之上(这只不过是望文生义)。汶上春秋称中都,汉代称平陆,处汶水下游,古代贵上,以下为上故称汶上。全县境内有大汶河,小汶河流经北部以及西部,又有泉河等河流流经中东部而后汇流到小汶河,包括县域下面的地下水也全部源于汶水的补给,犹如山上,车上等等,汶上整个县域地处汶水之上,因此得名汶上。 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县城西北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汶上相继有四人出任尚书之职。汶上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化距今约1—1.5万年。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的孔庙相媲美。 佛家文化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国,至东汉末年三国曹魏南北朝时期渐传入汶上。唐宋时期已成为北方佛教圣地,及至明清,县境内寺院尼庵林立。据《汶上县志》记载,县内较大寺院数十处,至今尚有十余个以寺命名的村庄。 宝相寺:坐落于汶上县城西北隅。始建于盛唐,始称昭空寺,宋咸平五年重建易名为宝相寺。明清代有葺修拓广,其建筑宏伟,独具东方民族风格。寺内“群僧萃处,暮鼓晨钟,亦精兰之胜境也”,历千余年而不衰。寺之后院有宝相寺塔,塔宫瘗藏佛牙舍利,石匣铭文曰太子灵踪塔。该寺毁于抗战时期战火中,1995年春恢复寺院,并建供奉殿,以供佛指真身舍利。 宝相寺塔:(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北宋,塔宫中珍藏佛指真身舍利并百余件佛圣物、文物。明清代数次葺修。1994年春葺修一新,葺修时佛牙、舍利等圣物面世,震惊于海内外。是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为佛教最高规格之塔,自塔底层北面塔门拾级而上,螺璇式台阶可达塔顶眺望,古城新貌,车水马龙,一览无余,颇有心旷神怡之感。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到过汶上的人都说,汶上是创造奇迹的地方。近年来,这里从城市的嬗变到经济的跨越发展、社会和谐进步都创造了神奇的“汶上速度”。如今,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中都汶上希望的田野上再起春潮。 阳春时节,走进汶上县偏远的杨店乡滨湖社区,一幢幢别墅似的崭新楼房令人叹为观止。社区内碧草茵茵,鸟语花香,街道宽阔平展,路灯豪华别致,好似走进一座新城。在汶上东部的苑庄镇新苑社区,放眼望去,十余幢5层高的住宅楼气派壮观。 近年来,汶上县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从2009年起,将用3至5年时间,将全县493个行政村合并为97个新型农村社区。短短一年间,汶上像滨湖、新苑这样的农村新型社区已建起35处,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10万农民搬进新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