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707|回复: 7

第一輛單車你選擇公路還是山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0 12: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發表下自己的意見{:9_808:}

结束时间: 2011-2-28 12:51

正方观点 (4)

公路車

VS
反方观点 (11)

山地車

辩手:1 ( 加入 )
 
辩手:1 ( 加入 )
发表于 2010-12-10 13: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公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0 15: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想参加俱乐部活动。山地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9: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 山地泼辣 抗造!通过性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23: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辆车是平把公路,因为一开始的出发点是为了通勤,感觉山地车泻力严重会很累,公路车在城市里又不够安全
感觉我的车大多数活动都可以胜任了,跟了十几次活动只遇到两次有烂路的情况
现在感觉如果纯粹为了参加活动或者休闲,一辆硬架的小轮车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能力胜过公路,又比山地轻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8 1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无所谓的,自己先换什么就是什么,自己的一年不要让别人扭转。
山地和公路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虽然都是自行车,确实不同的两个东西。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用途来考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2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的话,首选山地,超公路的适应性,更安全可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7: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误区呀。
个人认为山地车在城市里毫无用武之地呀。个人认为“山地车” 和 “公路车” 这两个称谓是不大贴切的。国外很多自行车厂商官网是不这么分类的,山地车属于 “ off-road” 或者 “off-pavement ”这一类,此类还包括 越野公路车和速降车。公路车,铁三车和城市车属于 “on-road ” 和“ on-pavement”, 也就是说,公路车本身的设计目的就是用于铺设过的路面,凡是普通汽车能跑的路,就是公路车能跑的路。
关于几个大家常见的误区,我想根据我好几年的经验一样分析。我在美国好几年了,公路山地都骑过,山地车只是当做上学代步用,公路车是比赛和跑长途用。
    大家常见的误区:
    1。山地车比较泼辣,皮实耐用,不扎胎,公路车老扎胎。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误区了吧。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国内劣质公路车泛滥,二一个胎压不够,三一个是理所当然的主观臆想。           我先晒晒我自己的扎胎记录吧: 本人第一辆公路车是钢架,花了900块人民币,在国内跑了1500公里,扎胎两次。第二             辆公路车花了1100 块人民币,在国内跑了 1000 公里,从未扎胎。现在这一辆花了 1100 美元,约合7000 人民币,在美国跑了      1400 公里,从未扎胎。现在的铁三车花了1600 美元,约合 11000 人民币,因换过码表,总里程不详,估计八九百的样子,从未扎胎。自己是校自行车队的赛手,跟着校队出训练大约半年多了,只碰到过一次又队友扎胎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一共只扎过两次胎,全都是在一辆最破的车子上出的。我的表哥贪便宜买了一辆 750 块的公路车,结果半个月内跑了400公里就扎了 7次胎,外加爆了一次胎(放炮了),这次爆胎导致失控伤了一个人。跟着老家单车俱乐部的车友出行,遇上扎胎的除了我表哥之外全是山地车。
          大家看出来了吧,好车是几乎没有扎胎问题的。公路车对材料材质要求很高,导致合格的公路车价格必然高一点。美国自行车店里的公路车一般几乎没有500美元以下的,大多价格集中在 800-2000美元之间,山地车倒是最便宜 300美元就能买到。就想我刚才提到的表哥半个月扎八次的车子一样,这种车子在美国是没人买,也没人敢卖的,出了事店主要负责的,有可能吃官司的,有质量问题店主要无条件退换的。你要是买个1000块的公路老扎胎,你换个3000块,5000块,1万块,3万块的公路车试试,看它还扎不扎?说到底,国内极低端公路车泛滥,这类车子本不该出现,1000来块钱甚至不到1000块的公路车只能说明质量和安全性打了折扣,不是什么”性价比"和“入门级”。这种现象我觉得是中国国情决定的,这是个店家无义务退换,出了门不负责的地方,商业信誉的缺乏 和老百姓尚不宽裕的钱包催生了这种超级精简版的劣质公路车,这种车子在美国可以算是“不合格产品”。这些东西的存在难免会影响到公路车的声誉。公路车就应该比山地车贵一截。
          公路车开口胎一般要打到110 psi,胎上写着“maximum pressure 110 psi, 实际上完全可以打到 110, 大约7个大气压吧。气压低了自然容易扎胎。”胎压高了容易爆胎“这一 ”常识“ 可能是原因吧。即使是夏天训练我们校队的车都会打到 110psi (有的胎最大气压高于 110). 比赛用的开口胎气压会更高。如果你的车胎在110 psi 爆了,那说明你的车属于上面的劣质车。
          最后一个原因,有多少人真正统计过本地车友公路车和山地车每一千公里的扎胎次数呢?如果有,数据说话。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公路车比山地车容易扎胎”的结论还科学吗?难道不是笼统的感性结论或者根本就是主观臆测吗?山地车的车胎更厚吗?强度更大吗?有多少人两种车都骑过并且经验多到足够做出一个有价值的感性结论呢?如果公路车很容易扎胎的话,那么环法车手该怎么比赛呢?他们可是 23天 3000多公里呀!
      2。公路车通过性差。
          公路车通过性确实差,但是问题是你要跑什么路。公路车在烂路上通过性肯定差呀,但它根本不是设计出来要到那种地方跑的。就好比马虽然跑得很快,但是你要拿马来拉很重的货物,那就别怪马不行了,马就不是干这个的,牛才是拉货的。山东的路可以算是车手的天堂啊,在美国都没见过哪个地方的公路比山东要好。美国的路是只给汽车修的,而中国的路肯定要给自行车和电动车考虑到。所以美国城市里的路说实在的,要多难走有多难走,30° 的上下坡,砖铺的,石头铺的路面,全是坑和缝的路面,打过补丁的,30°的下坡+连续急转,很多地方还没有自行车道。山东要山有山,要平路有平路,不像西雅图,找不到2公里以上的平路。总之,我觉得山东车手实在是很幸福,生为山东人我觉得为这一点很自豪。所以我要说,选什么车看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主要跑柏油马路,还是主要是想去野外或山上跑越野路段。你总要做个选择的,你不可能用一辆车子两者兼顾的。
美国人也骑山地车,山地车就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美国人骑山车无非四类用处:短途通勤,特技,越野,参加山地赛,没有人把骑山地车跑柏油路左为运动的,凡是周末出来在路上骑自行车活动的都是骑公路车的。美国人一提到“自行车赛”是默认为公路赛的,山地赛会特别说明这是山地赛。大家整天听说“环法自行车赛”,什么时候听说“环法公路赛"了?你有听说过有环法赛,环意赛,环西赛,环加赛,环中国,环加拿大,环澳大利亚,环瑞士,环湖赛,环岛赛,等等等,听说过有和这些齐名的山地车赛吗?美国的自行车店里几乎都是公路车为主,展台最前面和橱窗里的的几乎都是公路车,山地车都放在后面后者角里。
     3。公路车不安全。
          这个不能简单地说“不安全”。到底公路车和山地车在同样条件下的事故几率哪个大,山地车运动和公路车运动的事故几率哪个大,有人统计过吗?还是老问题,没有科学分析和数据的支持。的确,公路车的很多部件的结构强度都不及山地车,但是公路车本来不该去承受那么大的力的,它本来不该去跑那个遍地碎石的山路的。个人认为公路车最大的缺点在于外胎抓地力小,制动效果差,易打滑。车闸,车胎本身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是一部分,路况,天气和车手本身原因又是一部分。别忘了,影响安全的最大因素是人,而不是车。

    再说几点,别忘了,公路车出现将近 100年了,而山地车不过只有30的历史。欧美人最早发展起来的是公路自行车运动,山地车和小轮车都是最近 30来年的事,公路越野赛还不到20年的历史。对于欧美人来说,山地车是个比较新的玩意,公路车才是王道,也因为他们道路一直很发达,所以公路车几乎约等于 自行车了。山地车最初是由 加州几个愣头青在1980 年前后发明的,最初设计目的是特技+越野,后来才是主要是越野。“赛车”这个玩意最早出现在中国并兴起是在90年代,时兴山地车,大家清一色的是喜欢山地车,相反,公路车反而出现很晚,只是近几年才在民间兴起,所以在现在中国人的思维定势里面,山地车才是王道,公路车有些“异类”,和欧美正相反。除了经济原因和路况原因之外,还有自行车行业和自行车运动发展不成熟 和人们跟风随大流的问题。很多人可能是在跟风随大流而已,随着一开始的山地车潮就跟着买了山地车(大家想象,你买车时的建议最多的来自哪里?是不是别人,车友,朋友?)而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更高效。在国内我感到很诧异,看到一大堆车友骑着山地车在编队跑柏油马路,还以为是老年人身体不好,经受不了颠簸,但是仔细一看甚至年轻人也在里面,这个事当时一下感觉很古怪,很别扭。    美国人不是每个骑车的人都骑公路,美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得很成熟。可供老百姓选择的自行车种类很多。除了公路和山地之外,很大地一部分是 休闲车,通勤车(很专业很人性的专门通勤车),城市车,平把公路,越野公路车(也叫全地形公路),古典车,女式车,旅行车等等介于山地和公路之间的这些中间车型。公路 和 山地只占据了多如牛毛的自行车分类中的很小的一部分。目前国内的自行车种类选择尚很有限,除了山地就是公路或旅行车,很少有多少中间车型的选择。有些人,比如中老年人,不需要速度,也不需要比赛,跟需要舒适和方便轻巧,于是这些中间车型就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再过几年这些车型在国内会多起来的,因为有需求在那里。
    我的最终结论是:如果你主要是想去荒郊野外,去没有路的地方,或者去跑村里的烂路,或者到山上去越野,速降,或者跑山地比赛,或者玩特技,或者负重很多东西去旅行,那就建议骑山地。除此之外建议一律骑公路。我指的是合格的公路,别买那些梁变,钢架的1000 来块钱的车子,没有意义。如果公路车不习惯或者不需要速度,或者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主要是上班上学用,而且又中间车型可选择,那么选择中间车型。即使是爬坡,只要是柏油路面路面还算平整,公路车也比山地车高效很多。如果你感觉公路车爬坡上不去,需要更低的齿比,那么你不应该换车或换牙盘,你应该学会摇车上坡,这是车手的基本功。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公路车是王道“,而是因为在柏油路上,山地车的效率实在太低,山地车上面的太多的设计在柏油路面上都是没有用的,比如这么宽的车胎,减震,碟刹,等等,柏油路面这么好的路况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呀,完全是浪费钱,浪费体力。我觉得,未来在中国公路车和中间车型的比例会上升的,山地车的比例会下降。另外,建议大家集体出行的时候 最好统一车型,公路的队伍里面只有公路的,山地的队伍只有山地的,不同速度和性能的车型混杂在一块不安全,也不高效。

      最后加上一句,对于那些想用一辆车子兼顾柏油路上的速度和 通过性的车手来说,推荐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公路越野车,也叫全地形公路车,或者越野公路车,英文叫 cyclo-cross。去百度百科”公路越野“。这种车是兼顾速度和越野能力两种性能的很好的车型选择。国内貌似这种车型还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4-6-2 01:03 , Processed in 0.034717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