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楼主: 悉尼

永远的山地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4 2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直接看晕了。。

只见满眼的数字,不知道哪行是哪行了。。
发表于 2007-5-29 16: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蛙的童年 于 2007-5-14 21:23 发表 只见满眼的数字,不知道哪行是哪行了。。

 

摘了墨镜再看!

 

真服了悉尼!太多才多艺了!

发表于 2007-5-29 17: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怎么是“强尼”呢:)
发表于 2007-5-29 2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鲁西西 的帖子

哦,原来如此!真让我猜对了!
发表于 2007-7-7 12: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顶............................
发表于 2007-8-30 12: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强尼已经成为各个阶段美女(年龄限制0-1000)的偶像了 我是只对山地来电.不过还没有经济买个气的叉子,好东西顶了
发表于 2007-8-30 13: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体验者或入门者看的

3300:
一般来说假如是娱乐活动、旅游、放松、体验公路快感的话就装“SORA3300”
作为SHIMANO最低等套件,在商业策略上被安排为体验级
作为这等级的套件没有去作竞技方向的优化,而这样的零件在商业上求的是让更多人对公路运动、SHIMANO其它公路套件产生兴趣,所以,SORA必须是便宜的、耐用的、操作舒适的(由于低成本套件需求量最大所以SORA代表着SHIMANO的形象,所以它必须耐用)当然,SORA的每个动作反应速度、动作精度自然得限制着没4400高马
我觉得,偶尔骑行或娱乐,SORA3300套件已经足够了

4400:
它被定义为“入门级”套件
除了考虑了娱乐性之外,舒适性能已经不再是象SORA那样舒适第一,它被有针对性地往“运动级”方面去设计
有针对性地学习公路车运动、操作方式则使用4400套件,当然,为了保住更高级套件市场,4400的操作方式和往上的高级套件操作方式必须做得非常相似,但是精确度则被SHIMANO有意识地限制了


4400和3300之间的关系、结论:

其实4400就是个拥有9段的3300而已,看看4400里面的材料和3300就知道
只是4400有了9级,而补充了3300的8级的不足,并且4400只是在操作方式、设计上模仿了更高级的5500或以上而已,重量、成本改进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不过对于SHIMANO的学习“运动入门级”SHIMANO这就刚好“自完其说”了~~(只使我觉得3300、4400只是被SHIMANO故意搞的分级,实际上他们的性能相差真的不远--个人意愿,仅供参考~!)
除非SHIMANO有天搞出了10级的4500吧!!

总的来说按需装件能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存在
你需要9级的飞轮吗?SORA顶多就是8级...如果你考虑了同一车架上进行不同型号零件的升级的话我推荐这样,手变就用4400的,而传动系统等都装上SORA,理由是成本低
况且对于体验或是一般的接触方式的入门无必要装9级飞,就8级行了(理由还是成本低)
当真的“中毒”了,希望自己有针对地往公路自行车“运动”方向发展了就换个9级飞!只换个9飞就OK了!
而SORA上9是没问题的,只是精度有微小的差距罢了,按需可以换上只4400或5500的后拨对不对?
(理由,第一这样配车成本低,第二8级飞和9级飞需要的塔轮基宽度一样!)

5500:

5500的出现不是为了一整套的使用
它被定义为“提供了7700和6500零件之间的互换性”(这句话千真万准确!参见SHIMANO 04手册),可见5500纯粹是个商业策略的零件
因为某些原因买家总不是全都有能力一次过买下了7700或是6500套件,例如我就会一样一样地慢慢拼凑
或者把性价比最高的零件整合“兼容”套件
可以看出,SHIMANO照顾到了类型我们这样的消费群体,上面说的“兼容套件”问题它早就想到了;说白点就是SHIMANO不想失去散件兼容市场,并且在争夺兼容套件市场,我个人认为SHIMANO这步走得非常对!
DIY是大多数人的天性!
举个例子,好比如有人买了7700的手变,6500的前拨之类的竞技散件,但是又消费不起昂贵的7700后拨啊?
你说用个4400或3300的后拨吗?如此精度上都不搭配,就是看样子嘛也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5500以下的零件和以上的根本不是针对同一个市场一个层次的)那么如何是好呢?于是,SHIMANO就搞出了5500给我们去“填充空隙”了!(作为这种商业目的5500也必须耐用啦,因为要等你帮他们买6500或7700搭配嘛!有钱怎么不赚呢?)
从精度上说,他拥有了竞技零件的精度(当然没以上的型号精度高啦不然谁买6500啊?)也同时拥有了体验级零件的“实用耐用、娱乐性能”

5500评价结论:

所以我认为5500(即105)是一套中规中矩的套件
有条件的全用5500是个好主意,再充裕点说搭配部分6500或7700零件也行
并且使用5500的好处是你可以明确地把你的车子定义在了“竞技级”,而且也明确了往这方向的发展
因为你可以在全部升级成6500甚至7700之前慢慢一个件一个件地凑“这之前的零件空档部分,可以以5500代替!”(你看SHIMANO是不是很会赚钱么)

对于不宽余又向往竞技级车辆零件的爱好者
手变采用6500
牙盘暂时采用4400或以下(不过你得保证你以后会尽快把这牙盘换掉)
而变速系统则先采用全部5500代替,而轮轴我建议出于成本考虑采用4400了

5500和6500是有关系的

竞技级爱好者必须接着它们看!

6500:

被定义为“兼顾娱乐性能、又拥有竞赛性能”的套件
首先娱乐就能简单地从其成本上说,用料做工上说根本和4400两马事
更多的是优化了竞赛性能而不时讲求入门了,从精度上说直接体现在变速系统的精确度上,已经接近了7700的精确性了!可以说6500是个非常好的选择,我想它的出现是SHIMANO考虑到买7700不是那么多人都能顺利拥有,而且也不可能只*纯竞技级市场吃饭...人是要吃饭的...但他们并不想失去高端套件使用市场就搞了个性能和7700相仿但成本稍低的6500罢

结论:
商业手法我是肯定的,6500是为了尽量“填充”高档竞技级零件的市场而做的策略性廉价“代用品”,它的真正身份是“代用、满足非7700的高端市场需求,造成价廉物美的外表和内在,和同行竞争争夺高端的必然产物”

7700:
不用说了,在7800之前7700是最高级的公路车竞技零件了
即便7800或6600的发布,各位依然对拥有7700而津津乐道
没别的,它的出现纯粹是为了最高级的纯竞技性能,它的出现就是为了高端竞技市场,从它的工艺就知道CNC、一体冲压成形等就知道SHIMANO在为它的性能而不惜代价;精确度、重量、工艺.........它是最好的!

不过竞技级零件也有它的缺点,咱中国一句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纯竞技级别为了性能不惜代价,那么它必然损失的是耐用性,这是针对性优化的必然性结果--任何东西都存在两面性,向着一单一方向发展时必然丧失了另一个方向,它们是很难兼顾的

总结,7700的作用:
它是SHIMANO竖立公路零件威信、形象的铭牌
连环法都全面使用DURA-ACE,它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已经相当稳固且难动摇
但事实上SHIMANO始终是商家要赚钱还要吃饭,所以在市场策略上7700只是它们的招牌子而已,用以宣传的、并不主意在赚钱(但并不是有名无实的!不过我前面都说过不可能*纯竞技市场吃饭)而真正具备性价比的还是6500,在高端市场上它们真正赚钱的还是6500,所以竞技级别的爱好者,真的要选择的话我还是推荐6500系列了!

评论SHIMANO套件如何取得市场和消费者荷包中的钱:
SHIMANO没个市场都考虑到了,不得不承认相当地周全
现在SHIMANO公路零件市场策略可以说出个“模型”了
它们只有分别进攻、占有“高端”“低端”市场
他们之间以5500套件为界
我的意思是说,5500不单是为了提供6XXX和7XXX之间的互换性,它还提供了3XXX和4XXX之间的互换性!这步非常成功
市场结构的简单化方便了产品的推陈出新和管理,他们实际上只有两级
而中间的“中端”可以说是个出现了5500就基本不用如何去理会的“市场”
一方面消费者自然会看着钱包去办事适当地处理着5500在整台车的位置
另一方面SHIMANO也照顾到DIY人群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因为5500,它的至关作用令
高低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套件市场联系起来,而且也是因为5500SHIMANO财源滚滚!

另外象最近冒出来的600一类的套件
我相信它的作用是为了满足最近新兴的市场“非竞技级的,但又不是纯粹的娱乐级,同时给消费者带来点新鲜感”--“运动级市场”
对于竞技级的用户来说,这些运动套件只能说是个“吃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体验或入门级入门级用户来说却是不妨留意一下这个级别的零件,可以说是性价比的又一选择
发表于 2007-8-30 14: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升级减重的性价比上来考虑,减重,应该在车子的框架上下点工夫,在传动系统上下的工夫不大,可能你投入了上千,也只能获得不到100克的轻量,在车架子,前叉,车把,把立,这些地方减重不是很容易的,投资比较大,最容易减重的地方来自车子的花鼓和车圈,以及内外胎,在这些地方减重,是投资较少,效果比较明显的!

 

现在就从车子的内外胎来说:

 

一般来说最简单的配置都是正新的700*23C的内胎胎一套,一套的价格在60左右

用来入门是合适的,重量上就不是很出色了

 

一条正新的内胎在150克左右(法嘴,长嘴) 外胎在430克-450克左右(700*23C)

一套内外胎的重量就在(150+450)*2=1200克的样子了,这1.2KG对你的车子来说是个负担。

 

可以考虑的升级建议是:

可以考虑换台湾建大的内外胎,因为用建大的内外胎一套会比正新的轻200克的样子,而且投资不会超过100,给一个我现在使用的搭配办法的推荐:内胎用MAXXIS的超轻内胎:700*18-23C的,官方重量是49,实际上我称量在53-55克左右的都有。这么轻的重量用的还是加长的法嘴非常难得,型号是MAXXIS FLYWEIGHT,

发表于 2007-9-17 2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帅人更帅~~哈哈
发表于 2007-9-26 2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减轻重量的最有效方法是减肥.呵呵[s: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4-5-31 19:00 , Processed in 0.032946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