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于哥提到我了,也来凑个数。音乐我喜欢,但不精通,尤其记不住曲名。不过只要是能带给人轻松愉悦的作品,甚至是当年给小孩胎教时买的名家名曲片断的集锦,咿咿呀呀唱起来也很喜欢。每天在音乐中的度过时间都会有几小时。
音乐播放方式也不讲究:最方便的是用两三百块的便携机,有整装时间时会端坐在10多年前自制的音箱前听,大多时候是在电脑前,CD随身听接上有源音箱听,去年前年FM102.1音乐台(最近刚改成体育休闲频道)全天24小时播放音乐时,特意买了根德收音机,更方便了,频率基本就固定在那里。最喜欢的是PROAC的音箱,现在房子小放不下,等将来有了大地方肯定会请他进家。
除了音乐本身,更喜欢的还是器材(爱乐人士可能会笑本末倒置)所释放的醇美音色。上世纪初,在经二路经过一家音响器材店,仅仅听了几耳朵,离开后就体会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一下子喜欢上,开始买书看,那时这方面的材料相对较少,杂志中《无线电》、《电脑报》、《家用电器》中有一些栏目介绍这些。中间就看中一套方案打算自制一套,所需材料基本上是邮购,有时也会在本地市场买一些,中间还跑到北京九仙桥一位工程师的家中去。。。
最疯狂的举动是有一天我终于到了那家蛊惑我的音响店,说业余时间我来帮忙吧,呵呵,去之前用了几天的时间写了10多页的材料包括自我介绍、以消费者角度对市场的了解以及经营的一些建议等,事后回忆有些幼稚,但是绝对比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应聘大企业更加虔诚。那时我业余时间很多,最夸张的是有个阶段连续工作24小时后可以有3-4天的休息时间。
这家器材店,年龄稍大的会知道,叫金嗓音响行,代理香港大昌的器材,还经营其他很多品牌,是当时省内规模较大的一家。记得有时间就去,断断续续三四年的工夫。劳动报酬不算太多,我也不在乎,一是原单位当时的工资标准还可以,二是确实喜欢,有大量的器材和唱片可以接触。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些朋友,如今10多年过去了,遇到一起,还是感觉很好。
现在济南的音响市场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的进步,器材店仍然集中在经二路一带。金嗓的老板现在改行做家具,经营着一家规模颇大的公司。
其中的干将赵滨(圈内雅称四眼胖子)接过其中的一部分业务,一直忙到现在,目前在发烧友中影响较大。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帮顾客订的好东西,车友们感兴趣的经过时也可以去坐坐,光听不买就行了,务必小心中毒,呵呵,音响的诱惑力丝毫不比单车小。
那条路上至少还有两家器材店,老板都不是太熟,一家经营的时间也不短,国外的器材有DALI和PMC等,都是好东西,其中DALI皇太子相对讲不贵,流行多年,已经出了若干代,对他发烧友的热情依然不减,不光表现出色,还是一款很漂亮的家具。他对面的一家商店墙上挂着不少英美品牌的代理证书,可惜现场摆放的以国货居多,也难怪,昂贵的进口器材很多顾客预订了才进货。他的店中还摆着一些古旧器材,包括老的电子管收音机,开盘录音机等,最吸引人的可能是一款ROGERS的3/5A,品相很好,过去BBC用的监听箱,八九十年代新品才卖三四千块钱,现在旧的我见过的标价有的已经接近2万。如果哪位和老板谈得来,可以请他拿出放放声,聆听一下若干年来争议很大但是谁了否定不了的独特音色。体积很小的,鞋盒大小。
和平路上有一家经营BandW的公司,这个牌子也很好,一般的产品在三联等设有专柜。
还有两家目前停业或者暂时歇业:
一家曾在十二马路,电力系统开的,经营产品我认为属于AV范畴的大牌,不是太喜欢,但是其中的一位于姓雇员,还活跃在网络市场上,网名“八爪鱼”,开了一家网店罗列的器材及多。曾有一段时间常到我家附近的多来咪音像店买唱片,见面后当然会聊他几句;
还有一家,正兴音响店,开在泉城路新华书店对面的卫巷内,老板姓陈,和金嗓音响行同时期的商店,门面不大,但是好东西不少,外地的烧友也经常慕名前去。我有时经过时会到里面坐一坐,喝茶聊天再随便听听音乐,目前不知是另设新址还是在家,一直没联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发烧音响流行的黄金时期,那时济南还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商店,好多老板和商店的名字都忘了,但是都曾经给爱乐人带来了美好的感觉,现在则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呃呵,离题了。。。
[ 本帖最后由 好运哈德门 于 2008-8-5 14: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