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4187|回复: 25

20090205骑游黄河.鹊山.断桥.华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5 18: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本帖最后由 老支青 于 2009-2-5 18:30 编辑

    洛口,又称泺口,是跨越黄河北出济南的门户,也曾是济南的一个重要码头,济南交通上的一个咽喉要塞。现济南市天桥区地名,在济南北部,是古代泺水入济水的地方,所以叫“泺口”,有人将“泺口”写作“雒口”,而“雒”与“洛”相通,“泺口”就变成了“洛口”。古济水演变为大清河,洛口占据两河交汇的有利地势,到明朝,发展成为繁华码头。当时、济南、泰安、东昌、兖州、沂州、曹州等地所用的食盐,都由洛口转运,木材、药材、毛皮等货物也在这里集散。一时间,洛口成为商业重镇,富商大贾麇集,菜馆酒楼布满街市,楼船往来,亭阁飞瓮。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洛口一变而为黄河巨镇,黄河航运,下可直通大海,上及鲁南、河南、山西等地,集市贸易兴盛,镇中商店林立,素有“小济南”之称。

200900205 019.jpg

200900205 020.jpg

200900205 021.jpg

200900205 022.jpg

200900205 023.jpg

200900205 024.jpg

雾太大了

    100年前,这里是繁华热闹的泺口码头,一个曾经被称为“上关道口”的地方。1906年4月,连接小清河黄台码头和黄河泺口码头的一条盐轻便铁路支线正式建成通车。这条轻便铁路被称为“清泺小铁路”,铁路全长6公里。当时的泺口是济南的一个重要黄河港口,小清河黄台码头是沿小清河东下胶东的一个咽喉码头,而且黄台码头和胶济铁路小清河黄台站之间,又有铁路支线相连。这条轻便铁路的修建,不仅把黄河和小清河联系在一起,还和开通不久的胶济铁路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清泺小铁路”开通的这一天,码头上聚集了济南各界群众,大家一起欢呼,一起庆祝铁路的开通。  
洛口码头

原本就是济南重要的一处码头,清泺小铁路开通后的泺口更加繁忙。不仅让黄河南北两岸的人员、物资有了沟通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粮、棉农副产品、燃料、建材以及来自海边的海鲜和盐也纷纷通过泺口码头涌进济南。与此同时,济南本地民族工业所生产的棉布、面粉等各类产品也通过泺口码头,沿着黄河西进济宁、菏泽以及河南等沿黄地区,甚至全国各地。货物的集散以及人员的往来,让泺口码头成为当时济南比较繁华的地方。
据1993年出版的《天桥区志》记载,在清末民初济南的泺口港成为水路、公路、铁路货运的中转站,沿黄河5省90个市县所需要之原盐多由此集散;每年棉花上市季节,棉商、花客约3000人在泺口港聚集,日集散棉花10.2万担。解放前,济南曾是全国的面粉生产基地之一,原粮和面粉亦主要是通过水运,主要是泺口港集散。
其实,早在汉代,泺口就是济水沿岸上的重要码头;宋代以后,大清河夺济水河道,泺口变成了大清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从此,泺口便成了黄河下游沿岸上最重要的一个码头。

1904年,由德国人建造的胶济铁路正式开通,同年,济南正式开埠。自此,在济南老城的西部,具体说在济南火车站以南,赴长清的大道以北,十王殿以西,大槐树以东这一范围内,出现了一片繁荣的商埠区。  
毛泽东视察洛口

济南商埠的兴起,不仅带动济南本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给济南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开埠以后,胶济铁路以北,泺口码头以南,也有百姓自发地修建了一些铺房以及住房,自然形成了一些小型工商业店铺。在1925年(民国十四年),军阀张宗昌督鲁期间,济南当局计划将官扎营以北,泺口码头以南片区划为北商埠。1927年,张宗昌在泺口和成丰桥之间,修了一条马路,称义威路,因张宗昌号称“义威上将军”而得名。
义威路修好以后,对于沟通泺口码头和商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条路,从全国各地自水路来的货物,通过这条路顺利地进入商埠,而在商埠区内加工而成的各类商品,也通过泺口运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在沿义威路两侧,一些商户慢慢多了起来,并逐渐形成规模。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一些知名民族工商业的安家落户,济南北商埠逐渐成形,并整体带动了济南铁路以北的发展。
1928年,日寇在济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1929年,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义威路”改名为“五三路”。直到1938年,此路改名为济泺路。据悉,济泺路在民国后期铺成沥青路,是当年济南北部的第一条沥青路。

解放前,黄河渡船都是用‘大摆渡’。大摆渡”是一种长30余米、宽近20米的大木船,是专门用来运送车辆、粮食、棉花包等大宗物品的。当时的一条“大摆渡”能一次运载好几辆汽车。那时候,“大摆渡”全靠人力,一条船少说也得需要三四十个工人。船泊在南岸码头,两个人在船尾摇橹,其余的工人在船两侧撑篙。北岸码头相对南岸码头要偏西一些,但黄河水却是从西向东流。因此,水流大的时候,“大摆渡”经常被冲到北岸东面偏离码头的位置。这时候,就需要拉纤。船上的船员负责摇撸、撑篙,岸上的船员们则要拍着队,喊着号子拉纤,一番折腾后,一艘“大摆渡”由黄河南岸驶到北岸,差不多需要两个多小时。“大摆渡”返程时就顺当多了,即使船上也载满了货物,但因为是顺水而下,一会儿工夫便能回到南岸码头。  
洛口渡口

泺口南岸码头被称为“上关道口”是官渡码头。还有一个较小的民渡码头在“上关道口”东三四百米的地方,被称为“下关道口”。“下关道口”主要是由一些小船运送过往市民和物品等,而黄河北岸与其相对的码头也不是非常固定,有时根据水流的情况,船北冲到北岸后,在哪里停下便在哪里靠岸,这又被人称为漂浮码头。
1948年秋天,济南战役打响,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济南解放。很快,人民队伍接管了泺口码头。在1952年底,一艘改造后的80马力的机动木船“明轮”号正式启用,终结了泺口码头一直用人力船的历史。泺口码头一直作为北出济南的重要门户,人们过黄河一直依靠摆渡,直到1982年济南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和1988年5月泺口浮桥的建成通车,才彻底改变并终结了泺口摆渡的历史。让那些曾经在泺口渡口来往穿梭的渡船彻底成为文物,用它那斑驳的船体见证那段波涛翻涌的历史。[转载济南市史料]


01300000097767121909504360846_s.jpg



发表于 2009-2-5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支青 于 2009-2-5 18:39 编辑

    洛口黄河北岸有座大山,树林茂密,每当阴雨天,雨霁雾腾,烟雾缭绕,犹如仙境。有一天,名医扁鹊路过山下,稍息。忽见到两块石头晶莹光滑,随手用石敲打,声音象寺庙里的钟一样清脆悦耳,不禁拍手大笑。又看到山的影子倒映在山下的湖里,湖里跃起条条大鱼,四周一片鸟语声。扁鹊说:“真是炼丹的好地方。”于是他建房屋,架火炉,在山上炼丹药。方园几十里的老百姓听说后,纷纷前来求药治病。其间,山上烟雾弥漫,丹药香味扑鼻而来,天空中飞来众多喜鹊,落在山上喳喳喳叫个不停。前来治病的人突然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病也好了。老百姓纷纷叩头谢扁鹊。
  扁鹊死后,人们将他葬于该山下,并在山上炼丹处建起扁鹊祠,以示纪念。从此,人们便称该山为“鹊山”了。


200900205 029.jpg

200900205 036.jpg

200900205 033.jpg



发表于 2009-2-5 18: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支青 于 2009-2-5 20:45 编辑


鲜为人知的黄河断桥:

200900205 054.jpg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60年,济南第一座公路铁路一体的黄河大桥就已经开始在黄河北岸施工,只不过,就在当年的8月份,由于前苏联专家的撤离,这座大桥也被迫停工。如今这半拉子黄河断桥依旧立在黄河北岸的河滩上,注视着身边黄河大桥上的车来车往,见证着济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巨变。

200900205 040.jpg

200900205 041.jpg

200900205 042.jpg

200900205 043.jpg

200900205 048.jpg

200900205 049.jpg

[以下文字说明转载济南地理]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60年,济南第一座公路铁路一体的黄河大桥就已经开始在黄河北岸施工,只不过,就在当年的8月份,由于前苏联专家的撤离,这座大桥也被迫停工。如今这半拉子黄河断桥依旧立在黄河北岸的河滩上,注视着身边黄河大桥上的车来车往,见证着济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巨变。
河滩丛林中有一座断桥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黄河大桥的新闻一直不断。先是济阳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随后是号称亚洲第一的青银高速黄河大桥的通车,再就是济南黄河大桥收费被持续质疑。就在这喧闹的新闻之外,在济南黄河大桥的西侧、黄河北岸的河滩内,有一座半拉子大桥,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这就是那座尚未建成就停工至今的黄河断桥。
    1月6日,记者来到天桥区大桥镇辖区内的黄河北岸河滩上,找到了这座满目沧桑的断桥。
    走近这座断桥,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袭上心头。一排破残的桥墩寂寞地在寒风中高高耸立着,恰似圆明园遗址的断壁残垣;一截截破碎的桥面散落地上,混凝土浇筑的桥面被拾荒者敲打得千疮百孔。“这就是当年曾经让山东人乃至全国人激动而骄傲的黄河大桥,虽然最终没有完工,但它的设计是超前的,因为这是一座公路与铁路并行的跨河大桥。施工的进度也是难以想象的,仅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工程。”同行的一位专家这样评价。
    目前,在遗址上保留的断桥有南北两段。南段有18孔,每孔长约12米,整段桥体长220余米,南端已经接近黄河主河道。
    整个桥体东西宽约26米,东半部分为公路桥,桥宽近16米,西半部分为铁路桥,桥宽8米,公路和铁路之间有1米多的间隔。整座桥的高度约为15米,西半部的铁路桥的桥面要比公路桥的桥面高出约5米,铁路桥是高耸的双立柱桥墩,公路桥是基座桥墩,两桥一高一低错落有致。
    因为大桥废弃已久,且缺乏有效保护,如今这座断桥已经满目疮痍。17组立柱桥墩,其中三分之一已经破残,且大多是人为破坏。这18孔桥的桥面全部坍塌下来了,有的已经完全粉碎,部分还斜着搭在桥墩上。从破残的桥面判断,桥面应该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箱式结构,厚约1米,只是桥面上的钢筋早已被抽取一空。
    北段断桥共有6孔,其中的三孔铁路桥还保留着桥面。另外三孔与南段断桥一样,只剩下桥墩在寒风中矗立。
■断桥有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今年85岁的崔寿琪老人是大桥镇倪家村人,他曾亲眼见证了当年这座黄河大桥的建设。
    老人介绍,1960年,当时他是村里的保管员,他们村隶属齐河县大吴公社。当年的正月里,突然从四面八方来了数万名建筑工人。这些人来自全省各地,被分散到周围数个村里居住,其中住在倪家村的是来自邹平县和博兴县的两支建筑队伍,约一万人,他们各自带着铁锨、镐头以及地排车等工具,按照不同的公社分成了若干营队。
    这些建筑工人很快在村外用木板和苇箔搭起了工棚,建起了食堂,两县的供销社也跟随队伍,在村里租赁房子,开了两家代销店,为驻村的建筑工人提供服务。崔寿琪当时是大队干部,自然要帮着协调联络。很快,崔寿琪就明白了,这些人是来建黄河大桥的。消息传开,村民们都很兴奋,天天到建筑工地上看,天天盼着黄河大桥能早日建成通车。
    “因为人比较多,大概有数万人,建桥的工地场面也很壮观。刚开始的时候,工人们在河滩上挖地基,大约挖了十多米深,然后就开始打桩,浇筑混凝土。”崔寿琪老人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他在施工现场看到的场景。
    老人介绍,住在村里的工人都是“三班倒”,工地上白天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的,夜间则灯火通明,照样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建桥的速度比较快,周围的村民天天在生产队休工的时间到工地上参观,眼看着一座座桥墩建了起来。就在1960年7月底,施工才半年多的时间,黄河北岸河滩里就崛起了半座黄河大桥,大桥已经修到了黄河河道边上了。到了8月份,村民们发现,热火朝天的建桥工地突然平静下来了,住在倪家村里的工人们也撤走了一大部分,两县各有几十个工人留守。村民们很纳闷,也很着急,眼看着大桥一天天地建成,咋说停就停下了呢?有村民到工地上一打听,原来主持大桥修建的苏联工程师已经撤离了。工地上的中国工程师一时还没能掌握建桥的关键技术,大桥只好停下了。在当时,这好像还是一个机密,不允许外人随便打听,更不允许随便传播。就这样,大桥悄无声息地停了下来,这一停就将近50年。
■征集相关资料,见证那段历史
    黄河大桥从开工建设,到当年8月份停工,在那样的年代,这一切都好像是在秘密中进行的。为了了解那段历史,记者在采访中四处寻找有关资料但始终没能如愿。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黄河大桥在当时被迫停工并非一件好事,因此处理得相当低调,以至于很多济南人都不知道在黄河岸边保存着这么一座尚未完工的大桥。
    另外,黄河大桥开始建设的时候,如今的大桥镇辖区隶属德州市齐河县,因此,一些档案资料在济南几乎找不到。
    站在黄河断桥遗址上,看着一根根破残的桥墩,听着不远处济南黄河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声,真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数万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切身体会到了他们对跨越黄河的渴望,对大桥被迫停工的遗憾,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就让这座断桥永远立在这里,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吧。
    为此,本报希望了解这段历史的济南人,能通过本报热线与记者联系,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段尘封的记忆,一起保护这座提醒我们勿忘历史、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历史标记”。


发表于 2009-2-5 1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支青 于 2009-2-5 19:35 编辑

    华阳宫古建筑群是济南市一处古老的道教官观。地处济南市东北向,在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的平原地带。北依华山(又名华不注),南临镜光湖(又名金光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相间有序,布局有致,是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体,同时,遗有五百余平方米的古壁画。因此,1979年9月3日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故称。华山,又名“华不注”山,“华”,古通“花”,“不”,(夫)的本字,读如跗,“谓花蒂,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注于水也”(《山东考古录》引伏深《三齐记》)。金代以前,华山至鹊山之间是一片汪洋,与大明湖相连,史书称谓鹊山湖,又称莲子湖。华山独峙,旁五连附,在水中倒映,如水中芙蓉,而故称。
  华阳宫是古建筑群中的一座庙,因其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所以,在口语上概称为华阳宫。其实还有道观棉花殿、龙王庙、三皇宫、三元宫、关帝庙、泰山行宫及佛教的净土庵等寺观,殿宇众多,神像各异,被古人称为“济南巨观”。


华山

200900205 056.jpg

华阳宫的泰山行宫

200900205 060.jpg

200900205 061.jpg

这是贔屭驮碑

200900205 062.jpg

200900205 065.jpg

华阳宫

200900205 064.jpg

华泉

200900205 066.jpg

200900205 068.jpg


200900205 056.jpg
200900205 060.jpg
200900205 061.jpg
200900205 062.jpg
200900205 065.jpg
200900205 064.jpg
200900205 066.jpg
200900205 068.jpg
发表于 2009-2-5 1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啊!{:7_707:}
发表于 2009-2-5 19: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tk_03:tk_03
发表于 2009-2-5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得好好发掘济南。
发表于 2009-2-5 20: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知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冬天 还是以藏为好, 马上到了春天了,我们的活动就多了,
发表于 2009-2-5 2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一周两骑,去华山了。详尽的介绍,慢慢欣赏。
发表于 2009-2-5 2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一周两骑,去华山了。详尽的介绍,慢慢欣赏。
玖生号 发表于 2009-2-5 20:16 http://www.brobike.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老哥呵我是听说鹊山东北部水塘里有天鹅,想先去看看如果有咱们再去.结果今天连天鹅毛也没有看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4-11-23 03:43 , Processed in 0.063117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