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7614|回复: 39

08年5月31日烈日顶风胡山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 1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胡山位于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横沟村东侧。在当地人眼里,这座海拔近700米的高山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神圣之地。这里山朗石秀、异鸟成群;这里有长老坐石修、佛祖拈花笑。<BR>胡山又称古月山胡山山体最为巍峨,山脉东西走向,山上苍松翠柏、壁仞岭峭,海拔693米的最高峰仿佛远在天边,<BR><BR>早上5点离开家<BR></SPAN>
胡山行 00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1 12: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你很厉害!打心眼里佩服你!!
发表于 2008-6-1 12: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胡山位于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横沟村东侧。在当地人眼里,这座海拔近700米的高山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神圣之地。这里山朗石秀、异鸟成群;这里有长老坐石修、佛祖拈花笑。<BR>胡山又称古月山胡山山体最为巍峨,山脉东西走向,山上苍松翠柏、壁仞岭峭,海拔693米的最高峰仿佛远在天边,<BR><BR>早上5点离开家<BR><IMG src="http://bbs.dzwww.com/forum/upload/1D/71/CD.jpg" border=0></SPAN>
发表于 2008-6-1 13: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骑行在经十路和309国道<BR></SPAN>
胡山行 002.jpg
胡山行 003.jpg
胡山行 004.jpg
胡山行 005.jpg
发表于 2008-6-1 13: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骑行在经十路和309国道<BR>危山,位于章丘市中部济王路南侧,距济南市中心36公里,危山因二十八星宿中的危星而得名。圣井位于危山之阴,相传隋末大旱,田禾半焦,众人为之皆忧,一日忽有僧人称自天竺国来,禅杖指地曰:“此地有甘泉,挖开来”众人随即凿岩挖井,不数尺,果泉如水柱。众人感恩不尽,取名“圣井”。明弘治二年碑刻云:古迹有圣井之名也。方遇旱年,垂瓶口悬于井半,若恳虔心祈祝,水为方满,即时作霈,然后降雨,苗稼长茂。”有诗云:“齐俗相传圣井名,当年造化自生成。阴晴犹见寒泉满,今古常时石髓清。疑有龙光云气在,静无银绠辘辘声。山灵钟秀多神异,清早须臾雨泽倾。”清初文人牛天宿在危山题诗立碑,《圣泉》诗云:“危山九仞矗晴空,一水盈盈石窍中。断壁雨米声淅沥,层岩高过影溟濛。味甘不羡江心美,源远疑从海底通。到此烹茶消内热,应知两腋白生风。<BR><BR>圣井危山,海拔205米,古代危山古木参天,庙宇成群,碑碣林立,有“小泰山”之誉。2002年,因发掘汉代彩绘兵马俑而闻名天下,该考古发现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现景区建有圣井福寿鼎、齐鲁圣贤壁、元音寺、玉皇阁、大雄宝殿等景点,是一处历史文化浓厚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BR></SPAN>
胡山行 007.jpg
发表于 2008-6-1 13: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骑行在经十路和309国道<BR>李开先墓位于章丘县埠村镇鹅庄村东,济(南)王(村)公路南侧李氏茔地内。1979年公布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开先(1502~1568),明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被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今章丘鹅庄人。曾于本县胡山中麓洞读书,自称“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等。嘉靖八年(1529年)中进士,仕历户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等职,官至太常寺少卿。后因九庙火灾嘉竺夤俟橄纾晕囊兆杂椤V万卷藏书楼,贮南北词曲甚丰,有“词山曲海”之称。工诗文,尤擅长词曲传奇。削职家居的27年间,写下著名的传奇作品《宝剑记》等以及诗文杂著《闲居集》、《一笑散》、《词谑》等大量著作。今辑刊出版有《李开先集》。<BR>李氏茔地东侧为李开先墓,墓前有碑一通,明崇祯二年(1629年)立,上书“太常寺少卿中麓李公墓”。碑前还有两方碑座,原有两块无字碑,据李氏后裔讲,后来李家破落,无财力刻字,故成无字碑。座前甬道两旁,有翁仲和石虎、石羊、石马各一对,形体完好。再前是石坊,由三根平滑的条石扣成门状,颇简陋。茔地西侧为李开先父母的坟冢。坟冢南端为简陋石坊,石坊北面,有石兽两排,石兽再北立石碑三通,成品字形布局。前两碑碑座,为石雕,碑顶镌云龙浮雕,额题“奉天诰命”字样。茔地石碑,均为明代石刻,其中石坊上额“李氏先茔”及楹联“漫漫长夜何时旦,瑟瑟高松不计年”,为李开先之友、书法家苏州书写。<BR></SPAN>
胡山行 008.jpg
发表于 2008-6-1 13: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胡山的一草一石,都成为了山下村民们的骄傲。人们依赖着胡山,敬仰着胡山,生活中离不开胡山。对村民来说,胡山才是他们真正的财宝。<BR></SPAN>
胡山行 009.jpg
发表于 2008-6-1 13: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看看现在的农民住宅<BR></SPAN>
胡山行 010.jpg
发表于 2008-6-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原先在胡山主峰上立有一石碑,上面记载了落鹰石的一个故事:道光十八年,胡山山谷里突然飞来一群黑鹰,在落鹰石四周盘旋。后来,越来越多的黑鹰从四面八方聚来,形成一道奇观,引得四周百姓争相观望。<BR>人们都说,因为这落鹰石是胡山山神的居所,所以每隔60年,山神便召集鹰群在此聚会。而且人们认为,胡山山神其实也是一只大鹰。相传,北宋熙宁年间,章丘城北的女郎山上住着一个道士,叫穆子衡。此人为人正直,专心学道,总是救助山下村民,因此颇受敬仰。有一天,穆子衡正在静坐,忽然有一只白鹤盘旋而下,口吐人言:“胡山有千年人参,你吃了它便可成仙。”说完后,白鹤便飞走了。次日,穆子衡赶往胡山。刚上山,突然下起了大雨,穆子衡赶紧找地方避雨。就在他着急的时候,突然发现山林深处有一间茅屋。穆子衡便跑过去敲门,一个白胡子老翁打开了门。<BR>穆子衡把自己寻参一事告诉了老头。没想到老头说:“我也是寻找人参的,住在这里已经三十年,却从来没有找到。恐怕这胡山上根本就没有人参!”穆子衡顿时有些失望,打消了寻找千年人参的念头。等到雨停了,穆子衡向老翁告辞。老翁拿出一件黑色衣服,非要送给穆子衡当礼物。穆子衡推辞不过,只好穿上。突然,穆子衡觉得那衣服越来越紧,而且和自己的皮肉长在了一起。转眼间,穆子衡已经变成了一只黑鹰。这时,只听老翁笑道:“我便是那胡山千年人参,本为胡山山神,因修行圆满,已成神仙。我看你素有品行,便骗你入山,继我之后为胡山山神。从此之后,你要永远守护着胡山和这里的百姓。”说完,老翁化作一只白鹤飞走了。从此,黑鹰便成了受人爱戴的胡山山神。<BR></SPAN>
胡山行 011.jpg
发表于 2008-6-1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寻找千年人参<BR></SPAN>
胡山行 012.jpg
胡山行 013.jpg
胡山行 01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4-6-3 05:23 , Processed in 0.028574 second(s), 2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