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行 第15天(3月22日)
今天从张家界市区 _ 芙蓉镇,全程90公里。沿途一路爬坡,加之昨日大家在张家界上山下山,累的够呛,今日骑行每个人都感觉腿痛。说实话,出发前真的低估了湘西公路的起伏坡。下午到了芙蓉镇入住。晚,夜游芙蓉镇。
芙蓉镇原称王村,后因何改为芙蓉镇不得而知。至今路边还有立有一石上写“王村”。
据明永乐《乐清县志·叙山》载:芙蓉山"去县东六十里,在山门乡,其山西南上三峰,有岩石,并高三、四尺,森然如美蓉,红赤相映,因以名村。
"明洪武十四年(1381)属山门乡的十七都第三图和十八都第一图。 隆庆年间(1567-1572)设守备署。 清初称大芙蓉汛。 民国十六年(1927)称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后称乡。 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建镇,1992年原小芙乡并入。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芙蓉村里住着王、张两户大户人家,两家的儿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且又门当户对,从小便订下了婚事。不多久,张家因遭火灾,一贫如洗。张家的儿子就到王家投亲。谁料王家因欺贫爱富,想赶走张家的儿子,又怕败坏自家名声。于是,假意留张家的儿子在家读书,暗中让奴仆把他禁闭起来,不给饭吃,想活活将他饿死。谁知王家的女儿是个有情有义的入,她得知此事后,又气又急,急中生智,把麦粉煎成纸样薄的大饼,把大蒜做成毛笔一样,以送"纸"、"笔"为名,瞒过守门的奴仆,递到了张家儿子的手上,张家的儿子闻到这"纸"、"笔"的香味,拿起来就咬,只觉柔软好吃--就这样,芙蓉麦油煎很快地在四邻八乡传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