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第九首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践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这首诗的谜底是缝纫用的针。 “小红骨践最身轻”,小小的一枚针当然最身轻了,要知道古代最早的针就是用骨头做的,所以说它“骨践”也相当有根据。 “私掖偷携强撮成”,这其中的掖、携、撮用来描写缝纫衣服时的动作不是非常形象和恰当的吗! “虽被夫人时吊起”,这句话点出了这件东西是为女人所常用的。“吊起”两个字是说针用完了要被挂起来或是插在什么地方。在第78回贾宝玉做的<<芙蓉女儿诔>>中有这样一句“楼空支鸟 鹊,徒悬七夕之针”,由此可见针用完了确实是要被悬挂起来的。 “已经勾引彼同行”,勾引两个字放在一起不太好听,但我们拆开来看,先说勾,现在这个字也经常用在打毛线上,我也常常想起,冬天到了,我妈说:“儿啊,天冷了,我给你勾个毛衣吧!”,想起来身上都觉得无比的温暖。再说引,我们不是经常说穿针引线吗!而彼这里指的就是线。 真正的好谜语就是刚开始很难猜,但是当你苦苦思索,灵光一闪,找到一个突破点后,顺藤摸瓜,终于找到答案后,再回过头来看谜面,突然发现它们每一句跟谜底都是那么贴切,不由得不会心一笑,感叹作者的慧心和妙手。 这首诗暗喻的是小红。 “小红骨践最身轻”,这句话就直接点出了暗喻的人是小红,当然这也是必须的,因为这首诗的名字是蒲东寺怀古,讲的就是唐代元稹<会真记>中红娘瞒着老夫人,把张生与崔莺莺撮合在一起的事。所以看似笨拙,实则巧妙。 “小红骨践最身轻”这句话结合红楼梦来理解就是说小红的出身卑贱。在第24回中说:“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他"小红"。原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他父母现在收管各处房田事务。”又在第27回中由李纨说出了她是林之孝之女。在大观园中身份低下,刚开始让她看管怡红院,后来宝玉搬了进去,她就服侍了宝玉。但在怡红院中,她根本见不到贾宝玉的面,被人呼来唤去,尽是干些不显眼的杂活脏活。好不容易别人都出去了,宝玉要茶喝,她就进去给宝二爷倒了杯茶,书中写道<宝玉一面吃茶,一面仔细打量那丫头: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 倒是一头黑きき(枕枕)的头发,挽着个纂,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宝玉看了, 便笑问道:"你也是我这屋里的人么?"那丫头道:"是的。"宝玉道:"既是这屋里的, 我怎么不认得?"那丫头听说,便冷笑了一声道:"认不得的也多,岂只我 一个。从来我又不递茶递水,拿东拿西,眼见的事一点儿不作,那里认得呢。"宝玉道:"你为什么不作那眼见的事?"那丫头道:"这话我也难说。”>然后秋纹,碧痕回来看到她在宝二爷屋里,二人便都诧异,将水放下,忙进房来东瞧西望,并没个别人, 只有宝玉,便心中大不自在。只得预备下洗澡之物,待宝玉脱了衣裳,二人便带上门出来, 走到那边房内便找小红,问他方才在屋里说什么。小红道:"我何曾在屋里的?只因我的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不想二爷要茶吃,叫姐姐们一个没有,是我进去了,才倒了茶,姐姐们便来了。"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 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 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狠狠地把红玉奚落了一顿。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 却因他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往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 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利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 不想今儿才有些消息,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心内早灰了一半。正闷闷的,忽然听见老嬷嬷说起贾芸来,不觉心中一动,便闷闷的回至房中,睡在床上暗暗盘算。从上可以看出她连秋纹、碧痕这等二等丫鬟都不如,可见身份之低下,要是一般人肯定不会有什么攀高枝的念头,因为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用书中的话就是“最多大了配个小子就完了。”但是红玉不甘心,她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私掖偷携强撮成”,就是她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行动,先是在第26回中她煞费苦心地从老嬷嬷口中探知贾芸要来,便丢了手中的事,走到蜂腰桥等贾芸,果然不一会儿,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了。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蘅芜苑去了。 然后由红玉在贾芸进园种树时故意丢了一块手帕,有意被贾芸捡到,由坠儿从中牵线搭桥,上演了一出互换定情信物的好戏。 又在第27回中抓住凤姐托她办一件事的机会,把事情办的很顺利,话也说的干净利落,得到了凤姐的赏识,凤姐把她要到了自己的身边,从此攀上了高枝。 第88回中,贾政自从在工部掌印, 家人中尽有发财的。那贾芸听见了,也要插手弄一点事儿,贾芸便去求凤姐,但被凤姐一段滴水不露的话都打发了,小红见贾芸没得彩头,也不高兴,拿着东西跟出来。贾芸接过来,打开包儿拣了两件,悄悄的递给小红。小红不接,嘴里说道:"二爷别这么着,看奶奶知道了, 大家倒不好看。"贾芸道:"你好生收着罢,怕什么,那里就知道了呢。你若不要,就是瞧不起我了。 "小红微微一笑,才接过来,说道:"谁要你这些东西,算什么呢。"说了这句话, 把脸又飞红了。贾芸也笑道:"我也不是为东西,况且那东西也算不了什么。"说着话儿, 两个已走到二门口。贾芸把下剩的仍旧揣在怀内。小红催着贾芸道:"你先去罢, 有什么事情,只管来找我。我今日在这院里了,又不隔手。"贾芸点点头儿,说道:"二奶奶太利害,我可惜不能长来。刚才我说的话,你横竖心里明白,得了空儿再告诉你罢。 "小红满脸羞红,说道:"你去罢,明儿也长来走走。谁叫你和他生疏呢。"贾芸道:"知道了。"贾芸说着出了院门。这里小红站在门口,怔怔的看他去远了,才回来了。 这次把两人的之间的感情已经写的很明显了,那就是两人心意相通,你有情,我有意。此后书中就没有再写两人之间的事了。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这两句话表明小红与贾芸之间有很多事,而且中间也会有“夫人”屡次阻挠,夫人是谁在书中没写,有待考证,但最终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小红本来应该是这本书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在红楼梦的前几个版本中应该有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她的不平凡。她和林黛玉、鸳鸯、司棋等人一样,代表着勇敢反抗命运的女子,但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淡化处理了,这也显示了作者面对一些人生问题态度上的犹豫、困惑和反复。可是我们是可以从有限的文字中联想起很多事情来,被作者淡化处理的部分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考证。 当然曹雪芹之所以淡化处理红玉这个人物也是有其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红和贾芸身份上的差异,以及对他们结合后能否幸福持有很大的怀疑,当然小红勇敢追求真爱的举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和曹雪芹后来的思想发生了冲突,因为此时的曹雪芹已经脱离了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的风月笔墨,已经不再赞同不顾一切勇敢追求真爱这种在现实中不太可能的举动了,这在后来红楼梦中的很多文字中可以看出来。 然而曹雪芹又是极为高明的,虽然他不再赞同这种举动了,但他也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举动,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是有点赞赏这种举动的,因为他并没有完全扼杀红玉这个人物,对她还是不遗余力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也没有流露出对这个人物的反感,相反还是非常喜爱这个人物的,对她的描写也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在这点上既可以看出曹雪芹的高明,又可以体会到曹雪芹的犹豫心情以及他的良苦用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是曹雪芹内心感情的真实描述,一点也不夸张。如果体会不到其中的“辛酸”,只看到其中的“荒唐”,那么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读懂红楼梦,也辜负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