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BIKE 兄弟单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扫一扫,极速登录

楼主: 悉尼

心中的红楼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5 20: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雍容大方,而又冷若冰霜,不苟言笑;才学出众,城府很深,而又守朴若愚,绵里藏针;心性孤高,机敏过人,而又能随和处世,善于笼络人心,顾全大局。小小年纪,修身功夫如此之深。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她是个完美的淑女。”                    

 

 

 

 现代这样的女子也堪称极致淑女。

发表于 2007-12-6 15: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有点晕呢,不过我到不喜欢城府深的女孩子。。。
发表于 2007-12-6 1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边 于 2007-12-6 15:52 发表 看着有点晕呢,不过我到不喜欢城府深的女孩子。。。

4242,宝钗的精明是许多人喜欢她和不少人不喜欢她的原因。

发表于 2007-12-6 18: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了不起的红学研究家们,你们辛苦了。这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世上的恩爱愁离,想必你们更是无所不解?厉害,佩服。敢问谁是宝玉?谁又是黛玉?[s:1] [s:1] [s:1]
发表于 2007-12-6 1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空储泪泪空垂,空撒闲抛更向水;尺幅娇绡别令今,为君哪能不伤悲。哈哈,玩笑,但好像这也是红楼里的,不知是否,见笑了
发表于 2007-12-7 21: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儿是凤姐的“心腹”,这是贾府上下公认的。凤姐是太阳,平儿就是月亮;凤姐是恒星,平儿就是行星;凤姐是楚霸王,平儿就是她的两条膀子,替她举起千斤鼎。两个人虽然不是平起平坐,一枝两开的姐妹花,却是你离不了我,我也离不了你的一对红颜知己。

  平儿可怜,说到底不过一个奴才,什么荣耀都是假的,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是真的。

 

  凤姐抓到贾琏偷情,千不该万不该,他们偷情居然还议论平儿好,凤姐不好,等凤姐死了把平儿扶正。西谚说,偷墙根能听到最真实的东西。果然,平常恩恩爱爱的夫妻想不到背地里这么怨毒。凤姐二话不说,大巴掌就抡上来了。贾琏火上来,也把平儿揍一顿。可怜平儿谁也惹不起,只好自己出来找刀子寻死吧!

 

  事情闹到贾母那儿,老太太骂贾琏,连平儿都饶上了:“平儿那蹄子,素日我倒看他好,怎么暗地里这么坏。”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平儿的人缘儿来了,若是她不招人待见,尤氏这些主子奶奶们宁可当哑巴,也不会给她说好话,贾母也就没机会给平儿平反:“原来这样,我说那孩子倒不象那狐媚魇道的。既这么着,可怜见的,白受他们的气。”

 

  贾母这话说得公道。这是个见过世面的老人家,看人有一套,平儿果然不是那狐媚魇道的。很奇怪,现在的社会,不媚不叫本事,不妖不叫精彩,平儿这样的人搁到现在,得叫人嘲笑不会利用资源,不会享受青春,一辈子死守三分之一个男人,可惜了。所以说,不要拿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人,人一生下来就是身不由己的,命运把你安在哪个时代、哪个地域,你就得遵循哪个时代的道德标准。

 

  所以,你看平儿冤得大哭,谁都劝不好,还是贾母遣人安慰了她,她自觉面上有了光辉,方才渐渐地好了。这又该拿奴性说事的人说她没骨气了。可是,她就是一个奴才,你不让她这样想,怎样想呢?就像你是一个小科员,突然被局长赏识了,你不觉得荣耀些?

 

  很奇怪,人们为什么要在丫头婆子仆人的身上讨论有没有奴性呢?奴才没有奴性,该有什么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贾政等一干主子尚且是皇上家的奴才,见了皇上山呼万岁,见了当了贵妃的女儿,都得要恭恭敬敬跪下去,你怎么不让他推翻帝制,自己当家做主人?就连宝玉这么一个叛逆的种子,还要大肆颂圣,岂不更是奴性十足?平儿等人有奴性,这是时代和社会限制———你怎么能想像得到青春盛年的司棋因为和表哥偷情被撵?放在现在,如果两人不上床,都不正常!

 

  平儿冲着哪个“俏”

 

  平儿日常工作都是围着凤姐打转的,可是,曹雪芹不是派给她一个“俏”字吗?她的“俏”劲冲谁使?除了贾琏,再也没有合适的对象。

 

  从这话又生出一个话题来,若是平儿生来就是贵族小姐,嫁给了贾琏,凤姐生来是个丫头,陪着平儿嫁了过来,那么,又该怎么唱这出三人转?依她们两个人的个性特点,平儿会处事,有心计,但是心态平和,估计就是老公偷情,她也不会大打出手;而凤姐就是当了丫头,也不是省油的灯,敲山震虎,借剑杀人,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全挂子的武艺全都招呼上,到最后谋平儿的朝,篡平儿的位。所以说,一种境遇,造就一种性格,一种性格,造就一种命运,这是一种连锁生态。

接着说贾琏。

 

  贾琏是个淫人,这个不须多论。但是平儿也是一个痴人,虽然这个男人只有这么一少半属于自己,可是,不冲他痴,冲谁痴呢?贾琏跟鲍二家的私通,第一次还留下偷情的证据:一绺青丝。结果被平儿发现,帮贾琏瞒过凤姐,然后指着鼻子,晃着头笑道:“这件事怎么回谢我呢?”说实话,平儿就“俏”过这一次。

 

  俏便俏了,贾琏搂着她求欢,她又不干。她又不是性冷淡,又正当青春盛年,难道不觉枕席寂寞?若是能够“一击得中”,生下个一男半女,自己的地位就不再是通房大丫头了,结果她却临阵跑了。为什么?

 

  她对贾琏没感情吗?贾琏被他爹贾赦痛揍一顿,平儿气得大骂:“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见平儿咬牙切齿地骂人,却是为的爹揍儿子,她心疼———那也是她的人!

  可是,疼便疼罢了,眼前放着大活人,又不肯去亲近。说到底,平儿不是不想枕席之欢,也不是不爱贾琏,实在是害怕小姐这个特大号的醋缸、醋瓮。凤姐和贾琏夜夜恩爱,她自己孤衾独枕,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

 

  说实话,正史、野史、小说,凡是涉及到妾室的事,百分之九十都是狐媚子。像平儿正大光明的算得上珍稀动物。她是个聪明人,眼看着陪过来的四个丫头死的死,走的走,死的不用说了,走的为什么走?她必定是把这些人的结局全部看在眼里,于是把这颗求温暖的心给淡了下来。她明白:只有一心伏侍凤姐,才是最安全的存身之道。

 

  这个姑娘实在可怜。只是这种可怜平日被掩盖在风风光光的外表下面,就像华丽绸袍有一个破布里子,没有人能注意得到,只有一个人,是品香高手,留意在此:

 

  “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

 

  平儿一定想不到,她居然有宝玉这个隐藏在深处的知音,也算不枉了一生。

0000000.jpg
发表于 2007-12-7 22: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洪老大对红楼梦也感兴趣了?您说的是不是: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
为君那得不伤悲!

这是第三十四回中,宝玉遭贾政毒打,黛玉偷偷来看宝玉,回潇湘馆暗自洒泪。宝玉派晴雯给黛玉送来两块手帕,黛玉深知其意,百感交集,不能自已,题写了这诗。一、二句“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定玉被打后,料定黛玉一定在为他流泪,因此才赠给黛玉两块平日里自己用的手帕。这两句诗表述了黛玉果然在为宝玉流泪,除了为宝玉还能为谁呢?三、四句“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本来在为宝玉流泪,收到宝玉赠送的手帕,知道宝玉深知她的心意,于是哭得更厉害了。哈,老大,谢谢你的手帕。

发表于 2007-12-7 2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话题正好转到诗上。看红楼梦最喜欢里面大家结社作诗的场景,高雅,休闲,潇洒,快活。把酒话海棠,持蟹吟菊花。哎,令人神往啊。。。

 

摘录几首悉尼最喜欢的: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是黛玉代宝玉为大观园中的“杏帘在望”景点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运用藏头的办法,将诗题“杏帘在望”四字,写入这两行诗中,既点题,又有趣味。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水中的游鹅,空中的飞燕,都是这样自由自在,悠亲自得,俨然是一座世外桃源。颈联“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清新自然,令人神往,高啊,言辞上口,风景如画,几笔就勾勒出来了,眼前好象看到我们骑车到南部山区游玩的田园风光。尾联“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虽系歌功颂德,但不觉造作。这首诗出自黛玉之手,果然高人一筹。

发表于 2007-12-7 22: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红楼梦》的时候,每每看到贾府——主要是荣国府的主子们安富尊荣,锦衣玉食,挥金如土,总会想到他家的经济来源是什么?一年要耗费多少钱财?假如今天仍然有这样一个家族,要花多少人民币才能维持着这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势派?遍寻各家红学著述,对此少有涉及难获答案。出于好奇和兴趣,遂动手试图解开此谜。
 
一、荣国府的主要经济来源和一年的收入
(一)地租——这是为主的,数量有多大,曹雪芹没有明确交待。我们可以从黑山村向宁国府交租和荣府管租子的周瑞一席话两个情节来分析推算。
1、第53回,宁国府所属八九个庄子之一的东省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在雪地里跋涉了一个月零二天之后,于岁末来到京城交租。呈交的账单上详细列出了实物数量,外卖梁谷牲口各项折银2500两和乌庄头送的一些“小玩意”。要估算出这张清单的总价,我们先从重量入手。
a、实物部份的重量约为:
米粮1102担=110200斤,(斤为清制,每斤约合600克)
薪炭  33000斤,
牲畜300头×80斤/头=24000斤,
鱼(鲟鳇鱼极大,以20个计)=20×20+200=600斤,
禽、猫等1600只×3斤/只=4800斤,
干货等    2350斤,
小计约         175000斤,折合105吨。得装载一百余辆大车。
 
b、实物部份大体值多少银两?据清史,康熙中期米价为白银0.6两/担,到乾隆末年上涨到2~3两/担。《红楼梦》成书期间的米价约1.5两/担。肉类则3倍于米价。
故实物的价值可粗略估算为:
米:1102×1.5=1653两
牲、禽、鱼共重29400斤,计294担,计价294×3×1.5=1323两;
干货薪炭值银500两;
小计3476两。
 
c、可见,乌进孝这一趟共给宁国府送来了近6000两银子的财富。贾珍当时绉眉说:“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银子来,这够做什么的?”这里指的是现银,照他算定,现银不是2500两,而应是5000两。他出此言不会是信口开河,至少说明他家以前向黑山村所收的地租现银当在5000两以上。也就是说,遇正常年景,乌进孝所管的黑山村到年底要给宁府送上价值8000两左右的租子。
 
d、租分两季析。第6回,周瑞的妻子对刘老老说:“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两季租子”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乌进孝每年要两次进京交租吗?事关一年的收入,需要弄个明白。观全书,谈到具体的交租情况计有以下数端:一是乌进孝岁尾交租;二是第72回贾母庆八旬后不几天,贾琏对鸳鸯说“几次房租、地租统在九月才得”;三是第88回,“适逢庄头送果子来”,那天周瑞与鲍二吵架,此时正是九月某日;四是第92回,荣府中管郝家庄屯里地租子的家人来报:“十月里的租子奴才已经赶上来了,明日(十一月某日)可到”。以上租事无一发生在上半年,既然是租分两季,那么黑山村是否春夏之交还要上京城来交一次租子呢?回答是否定的,从那天乌进孝的口头汇报中也说明了每年只来一次。所谓春季租可能是房租之类,或者是庄头送给东家一些时鲜果品菜蔬,属于次要的进帐。我所熟悉的昔日江南一带也是如此。佃户每年只向地主交一次租,时在秋季。
 
e、荣国府一年可收多少地租?还得从宁国府这边说起。贾珍说“如今你们(我们)一共只剩下八九个庄子”,就算是8个罢,并假定都是等量交租,那么宁国府一年的地租共可收入6.4万两。荣国府“比爷这边多着几倍”,就算是两倍罢,所以按照乌进孝交租的情景,可以推算出荣国府一年的地租收入在13万两左右。抄家之后,从来不管家事的贾政不得不来查看近年的帐册,才发现“所入不敷所出,再查东省地租,近年所交不及祖上一半,如今用度比祖上加了十倍。”只有急得跺脚,这里的所谓“祖上”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这一百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矛盾加剧,贾家子孙腐败,所以年景是每况愈下。
2、第88回,贾珍来到荣国府,正好碰上周瑞和鲍二在外面顶嘴。周瑞为了寻求支持,他对贾珍诉说:“奴才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出入有三五十万来往,老爷太太奶奶们从没有说过话的,……”周瑞面对着贾珍这个知情的权势人物自然不敢瞎吹,应该说三五十万这个数字是比较准确的。出、入各半,则每年入帐就不会少于15万两,其中包括房产收入。与按乌庄头的帐单推算,基本吻合。
 
(二)祖传银库
 
抄家后,贾母问贾政:“咱们西府里的银库和东省地土,你知道还剩了多少?”这说明贾母最关心的是银库和土地二大财源。贾政只得据实回答:“旧库的银子早已虚空,不但用尽,外头还有亏空。东省的地亩,早已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儿了。”银库者乃是祖上留下的一笔银子,当然花一笔少一笔。银库只是昔日的*山,如今已经无补于事。
 
(三)房地产
 
第116回,贾政要送贾母、黛玉、可卿、鸳鸯、王熙凤的棺木回南方安葬,需花费几千两银子,苦于借贷无门。贾琏说:“住房(指荣国府第)是不能动的,外头还有几所,可以出脱的(抵押),等老爷起复后再赎也使得。”于是将外面房产抵押了数千两银子,以作安葬之资。这说明贾府有些房产,南方也有,鸳鸯之父金彩就在南京看房子,周瑞也曾南下出差。但房地产不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江南甄应嘉曾为贾府收着五万银子,安知不是历年代管房产的积存!
 
(四)皇家赏银
 
第53回,叙述了贾蓉去光禄寺库上领年赏之事。他等了一天,才领回一个小黄布口袋,封条上写着“皇恩永锡”,单据上写的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法,恩赐永远春祭二份,净折银若干两。”两家只得着一个小包袱,数量一定少得可怜,曹雪芹只好用“若干两”一笔带过,不足道也。不明实情的乌进孝还以为娘娘和万岁爷会有大把的银子赏赐给荣府。贾蓉笑着解释道:“岂有不赏之理,按时按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玩意罢。就是赏,也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一千多两银子,够什么?”可见皇赏是有名无实,还抵不上内廷官宦的勒索。
 
(五)俸禄银米
 
1、贾政为官二十多年,从主事到员外郎,后来升为郎中,官衔由从七品到正五品,更多时间是从五品。这个低能少文的高干子弟,其官职还不如他的妹夫林如海(探花出身,官至巡盐御史,从三品)和亲家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从四品),更不如大舅子王子腾。按清朝制度,贾政这个从五品官,岁俸银不足八十两,俸米不足四十石,两项合计,每月薪水约十两纹银。本来用这笔薪水养活一名京官的家庭,还是勉强可以。无奈贾府排场太大,他这点薪水对全家来说就微不足道了。一遇外任,还要从家中带银子出去花。
 
2、世袭俸
 
贾演贾法曾封爵八公之列,岁俸银及禄米分别为500两及250石。贾珍世袭“三品威烈将军”,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这两个职衔都是曹雪芹虚拟的。参见《清会典》,清初对异姓功臣封爵的世袭,以次数计,岁俸银米采取递降制,到达最低位时则“世袭罔替”,其品秩为“视七品京官”,岁俸不超过八十两银子。赦珍已袭到第三、四代,俸银有限,对贾府的庞大开支来说,显然无足轻重。
 
(六)重利盘剥和收取好处钱
 
王熙凤自称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所以她贪得无厌,无恶不作。    凭贾家的一封信,长安节度使云光拆散了张金哥与某守备儿子的婚约,王熙凤就得银3000两。“自此凤姐胆子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16回)平儿向袭人透露:凤姐扣发月例,利用时间差去放高利贷,一年所得即达一千多两。为了尤二姐私嫁贾琏之事,她闹到宁府,一张口就向贾珍诈银五百。抄家时,在她房间内查出违例借据一箱,并抄走多年私攒的昧心钱五、七万两。但这些都是她的私房钱,分毫不会用于荣府‘公家’,故不能计入荣国府的总收入。
 
(七)简单小结
 
荣国府的经济收入以地租为主,数量不甚稳定,近百年来约少了一半。至宝玉时代,连同其它各项进帐,岁入约为15万两白银。利用负债率也可以推算其总收入。第53回,贾蓉当着乌庄头笑对贾珍说:“荣府这二年来,那一年不赔出几千两银子来?”我们就估计它是6000两罢,以年赤字率为4%来考虑,则其年收入也是15万两左右。祖传银库由于历年补贴亏空,已经告罄。收入减少而开支与日俱增,贾府经济在抄家之前,早已陷入寅吃卯粮的衰亡境地。贾家是一个典型的没落封建大地主家庭。
 
二、康乾时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银两”是我国古代的货币流通单位,我们今天对它很生疏,因此有必要将其折算到现代货币的对应值,才能对贾府的骄奢淫逸有一个比较贴切的感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简单的折算方法。
(一)最简单的方法是以现时银价来折算,其关系式为:
康乾时代的白银     =     现代白银  →     人民币
 
清代1斤约重600克(现在台湾省民间仍行此制,称为台斤),每斤16两故1两约为37.5克。2006年6月2日国内一号白银现货报价为3500元/公斤,即1克白银价值3.5元人民币,从而得到下式:
1两白银=37.5克×3.5元/克=130元人民币 …………(1)
白银是我国古代流通货币之一,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它与黄金的比价相对稳定,约为1:10。到清道光以后银价逐跌,就是说银子贬值了。2006年6月2日国际现货黄金纽约市价为630美元/盎司,(1盎司=28.3克),即1克黄金价格=630÷28.3=22.2美元=178元人民币。白银:黄金=3.5:178=1:50。可见近200年来,金价升值5倍,银价下浮至20%。所以,不能单纯地以现在的银价直接折算古代1两白银的所值。
 
(二)以黄金价格为基准进行折算
黄金是世界各国金融储备的重要物资,民间也习惯以藏金保值。通过金价来折算的概念是:
古代白银     →  古代黄金  =  现代黄金  →  美元    →  人民币
 
按以上所引牌价,1两黄金的价格为630÷28.3×37.5=834美元
从而得到:
1两康乾时期的白银=0.1两古代(现代)的黄金=83.4美元=668元人民币  …………(2)
 
(三)以粮价为基准进行折算
民以食为天,古今同理,其折算概念同上。
康雍时代白银   →  同期粮食  =  现代粮食  →  人民币
 
 
清制1担米为百斤,约重60公斤。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宝玉时代(即曹雪芹著书时代)之米价为1两银子可购米0.67担,合40公斤。以2006年6月中米平均价为2.5元/公斤计算。
则:1两银子=40×2.5=100元人民币  …………(3)
 
(四)今取(1)、(2)、(3)式之加权平均,银、米、金之权重分别为1、2、2。
1两白银=(130+100×2+668×2)÷5=330元人民币  …………(4)
 
上式就是本文得到的折算比价,即康乾时期1两银子可以折算为2006年6月时期的人民币330元,因为它比照了金价、银价和粮格的变化综合而得,可能是比较合理的。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比值。
 
1:330的关系,只适用于康乾时期的银两对2006年6月的人民币,只有在这两个特定的相关时期,上述比例才适用。在这里,我们绕过了经济学中有关商品、货币、价格诸多范畴的理论问题,而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和物价直接挂勾。这样求得的两种货币的折算比是否基本符合历史实际,本文准备通过同属康乾时期,曹雪芹和吴敬梓的两部文学著作中所提到的情况加以验证。
 
三、折算比的验证
验证的目的是:把康乾时代一两白银折成人民币330元之后,看看这两种货币在不同时期是否具有相近似的购买力或能获得同样的服务。
(一)首先根据曹雪芹笔下的一些经济描述进行论证。
1、刘老老第二次来到贾府,合计了一下,人家吃一顿肥大的螃蟹要费20多两(取25两)银子,老妪感叹地说:“这一顿的银子,够我庄家人过一年的了!”以当时每户供养人数平均为4人计,则当时农户人均年支出为:25×330÷4=2062元人民币,与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年纯收入比较接近。
 
2、贾府大丫环,吃穿住都在东家,月薪是1两银子,即330元人民币,与现时小保姆工资不相上下。
 
3、甄士隐于中秋夜助银50两给贾雨村赴京参加来年三月举行的春闱。从苏州到京都,水陆跋涉至少要3个月,考毕还要候选,必须备足将近一年的盘缠,以现今开销水平,16000元人民币比较符合实际。
 
4、贾政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副局级,其俸银(包括俸米)为10两纹银/月,现在同级官员的工资亦不过如此。
5、贾琏在小花枝巷的一所房子私养尤二姐、三姐、尤老娘和几名仆役,每月出生活费15两银子,计人民币4950元。现在稍稍优裕的家庭其开支需要此数。
6、怡红夜宴,几个丫环自发凑了三两二钱银子,替宝玉庆贺生日。约千元人民币,一共装了40碟果品,近20个人尽欢一夜,还赏了婆子许多,所费现在也是需要的。
7、大观园小食堂的伙食老总柳嫂子说:“连姑娘带姐儿们四五十人,一日也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一二十斤肉,一吊钱的菜蔬,你们算算,够做什么的?”当时1吊钱约值8钱银子,折币250元左右,要供买四五十人的精细蔬菜,符合目前物价水平。
8、刘老老二进贾府,王夫人赠银100两,叫回家做个小本买卖,或置几亩地糊口度日。33000元在今天来说不失为一个大数,但作为在京城郊区做生意的本钱则非此数不可。(至于置地一途,乾隆初,上等田地价每亩10两银子,与现今无可比性)。加上其他馈赠,老老可谓不虚此行。
9、贾珍为了办秦可卿的丧事风光些,给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的空衔,开给太监戴权银票1000两,合民人币33万元。现代买官卖官的交易不也是这样的吗?
10、尤二姐被王熙凤逼得吞金自杀,贾琏*平儿偷出的200两碎银,才办完后事。念经超度,办一处像样的墓地,这项花费不算多。
11、赵姨娘之弟赵国基(在贾环跟前为男仆)死后得赏银20两,赵姨娘前来与临时掌柜探春理论,探春坚持不变。6000多元的抚恤金和现今相当。
综观上述11例,说明银两与人民币之间按1:330的比价进行折算,大体上是合理的。
 
以下4项价格,至今观之未免有点不知高低。
 
1、大观园小伙房老总柳家的说当时市面上鸡蛋难求,需10文钱一个,相当每个3元多钱,岂不成了天价!
2、刘老老说大螃蟹值5分银子1斤,相当于25元/kg,又太便宜了。在产地也买不着。
3、贾芸向倪二借银15.3两(人民币5000元)买了一锦匣的冰片麝香各4两送给王熙凤,并凭他那一套高超的拍马术,取得了承办大观园种花栽树的工程。工程款200两,回扣率是8%,否则贪婪无比的王熙凤不会卖帐。麝香采自雄麝的香囊,目前异常名贵,每克值150元上下,四两(150克)麝香要值到2.9万元左右。由于古今供求关系的变化,麝香的价格看来是在飚涨。
4、晴雯生病,宝玉请来胡庸医为她把脉开方,婆子说得付马钱(出诊费)1两银子。由于怡红院的主仆们不识戥子,更不会夹银子。实际上付了二两有余,交给婆子去打发。医生实得多少无法查考,但婆子提出的330元出诊费着实也高了一点。
 
此外,书中还有叙述银两的事情40~50处,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贾赦花500两银子买嫣红等等,因为和现在的经济活动无可比性,就不一一罗列了。
发表于 2007-12-7 22: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据水浒中的经济描述,按照粮食价格衡量,宋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2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所以,经常见到的“扔下2两银子,让小二随便上菜”的描述是合理的,2个人400元的标准,放到好点的饭店都问题不大。这似乎也说明清朝的货币购买力比宋朝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触屏版|BROBIKE ( 鲁ICP备18056232号 )

GMT+8, 2025-2-24 12:33 , Processed in 0.028868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